Page 24 - 201806
P. 24

2018 年第 6 期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双边关系日益紧张,且有进一
               步升级的危险。随着两军在南海相遇频率的增加,特别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海域更加
               频繁的军演以及在中国近海的抵近侦查,如果管控不慎,这种相遇有可能会使双方

               矛盾升级而导致意外发生,甚至更糟糕的是出现严重的军事对抗。在唐纳德·特朗
               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共和党政府试图在多个问题上挑战中国。这
               些问题的范围从贸易——特朗普作为总统候选人时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并威胁要对中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到“一个中国”原则——该原则自 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就一直被后续的八届美国政府所遵守。在 2017 年版的《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中,美国多年来首次明确地指出中国是未来对美国霸权的挑战者,
               也是利益威胁者。特朗普总统也已签署生效《台湾旅行法》,公开挑战中国在两岸

               关系和国家主权上的底线。虽然特朗普总统倾向将所有事情都看作是可交易的,但
               中国政府的回应态度非常克制而立场亦非常坚定明确,即“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
               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挑战、不可谈判,且不能用来交

               易的。的确,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
               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强调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重大问题
               上绝不让步,这些利益包括南海领土争端和在中国声明的领海海域的所谓“美国的
               航行自由行动”(freedom of navigation program, FON)。

                   现实主义可以用来解释不断展现的中美竞争。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国际体
               系的整体结构下,权力转移必然会导致一个崛起国对抗并挑战一个守成霸权国。虽
               然这两个国家偶尔可以管控它们的竞争与冲突,但最终解决它们之间无法调和的利

               益冲突的方式将会是三种情况:要么霸权国将霸主地位让位于崛起国,这在国际历
               史上很少出现;要么通过包括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在内的对抗来达到一个新
               的均势和平衡;要么双方陷入僵局,接受彼此的势力范围,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极化
               结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第三种情况,即虽然敌对但稳定共存的态势,也许会

               是两个大国可以共同存在的结果,而这种态势之所以被双方接受有两方面原因:一
               方面,两国对倾其全力去压倒对手这一行为不抱有幻想;另一方面,双方都不情愿
               承受对此行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更广泛的南海领土争端背景下不断增加的中美海上相遇问
               题。首先,分析南海领土争端是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尤其是中美两国军队是如何
               相互影响的。其次,中美海上相遇问题,既是两国维护各自在亚太地区利益的决心
               的一种反应,又是对彼此以及对其他声索国的一种信号,特别是对像菲律宾和越南


                                                                                     · 21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