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201806
P. 46

2018 年第 6 期

               的地理边界被拓宽(从国内到国际),即国际体制或国际制度,代理人被泛化(包
               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芬·克拉斯纳(Steven
               Krasner)对“体制”的定义,国际体制可被理解为在国际层面形成的原则、规范、

               规则和决策程序的集合,其中“原则是对事实、因果关系和公正的信念;规范是由
               权利与义务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规则是对行为的特别规定或禁令;决策程序则是做
                                                  ①
               出和执行共同选择时所通行的实践。”  国际体制的内涵是无形的、抽象的和观念
               性的,因此被新自由主义制度学派指责脱离了物质性的组织基础。基于此,以罗伯
               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为代表的制度学派强调“国际制度”的概念,认
               为其既包含观念性的体制和非正式国际惯例,也包括偏物质性的国际组织。而国际
               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广义的国际组织既包含了有正式组织构架的国家间或

                                                         ②
               非国家间国际机构,也包含了非正式的联系。   狭义的国际组织专指有组织章程、
               会员制度、决策机构等正式组织构架的国际机构。
                   据上述定义,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国际制度,包含了观念性的国际货币体制和

                                       ③
               偏物质性的国际货币组织。  国际货币体制是指特定时期内关于国家间货币关系的
               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其中原则和规范是定性要素,规则和决策程序是具
               体内容。原则和规范的变化会导致一个体制向另一个新体制的转变,而规则和决策
                                                 ④
               程序的变化会导致固有体制内的微调。  国际货币组织是指维护这种特定国家间货
               币关系的正式国际机构或非正式的国家间联系。国际货币体制的原则和规范主要涉
               及本位货币、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三个方面。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
               本原则和规范是:美元是核心的国际货币;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

               国际收支通过主要国际机构进行调节。其所对应的具体规则和决策程序是:美国必
               须保证其他国家用美元与黄金以官价进行自由兑换;其他国家的货币不能与黄金进
               行直接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分别通过提供短期资金借贷和
               长期信贷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与此体制对应的国际组织是基于



                  ①  Stephen Krasn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 186;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
               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载《国际问题研究》2000 年第 6 期,第 50 页。
                  ② [美]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2 年版,第 50 页。
                  ③  本文交替使用“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制度”。
                  ④  Stephen Krasner, “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Spring 1982), p. 186.
                                                                                     · 43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