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1806
P. 63
均衡困境与金融安全:国际货币制度变迁及问题
导的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此改革初见成效,如 IMF 和世
界银行配额调整,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会员扩充,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
调整,等等。但是,国际货币组织的根本问题依然未得到妥善解决,即较为集中的
国际货币组织构架与松散的国际货币体制不匹配,因此无法解决前述该体制中的各
种复杂问题。危机前国际货币组织构架的核心是七国集团(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IMF),危机后最大的变化是 G7 升级成 G20。但是,无论是 G7 还是 G20,其“小
②
①
规模多边主义” 或大国“俱乐部” 的本质属性都没有改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
依然是少数国家试图替多数国家作决定。但是,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国际货币
体制的选择却极大地自由化,并逐渐变得十分松散和不统一,如多种储备货币、多
种汇率制度、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手段,这使得少数国家在替多数国家作决定时无法
兼顾集体利益,出现集体利益困境。G7 和 G20 本身并不是正式的国际机构,其合法
③
性以及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和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 IMF 则由于对全球经济调控
能力的缺乏、领导体制的缺陷、决策机制的问题、预警能力和监管能力的不足以及
④
其“旧规则”与“新经济”脱轨等问题而陷入了信任和合法性危机之中。 有研究
显示,面临这些危机,在后危机时期,IMF 和世界银行确实采取了应对措施,如增
加对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小国的支持,针对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国家采取更加灵
⑤
活的策略,对非贷款业务进行改革等,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目前并不显著。
五 结语
从金融治理的角度而言,2008 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可归纳为三个主要因素:国
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美国国内政策失误和金融监管不足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不力。这
① Robert H. Wade, “Emerging World Order? From Multipolarity to Multilateralism in the G20,
the World Bank, and the IMF,” Politics & Society, Vol. 39, No. 3 (August 2011), pp. 347-378.
② Eleni Tsingou, “The Club Rules in Global Financial Governance,” The Political Quarterly, Vol.
85, No. 4 (October-December 2014), pp. 417-419.
③ Michael Pettis, The G-20 Meeting: No common Framework, No Consensu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Policy Brief 79, 2009;沈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与二十
国集团》,载《中外法学》2016 年第 4 期,第 1014-1037 页。
④ 崔建军、常天:《IMF 改革困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载《当代经济科学》2013 年第 3 期,
第 23-27 页。
⑤ Ali Burak Güven, “ Defending Supremacy: How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Navigate the
Challenge of Rising Power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93, No. 5 (September 2017), pp. 1149-1166.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