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3期
P. 143
“反恐”战与以色列军事伦理的嬗变
①
②
重新占领巴勒斯坦地区、大规模抓捕和拘押、 修建“隔离墙” (以色列方面称
③
为“安全墙”)、广泛建立安全检查站(checkpoint)以限制巴勒斯坦人移动、 拆
除恐怖分子家属的民宅、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如拦截短程火箭弹的“铁穹”系统)
以拦截火箭弹、“定点清除”武装组织中的中坚分子、周期性“割草”式的大规模
清剿等,这些举措都大大恶化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状况,导致其进一步激进化。“定
点清除”与周期性的大规模清剿尤其引发关于反恐军事伦理的激烈论争,并凸显出
以色列反恐军事实践和伦理的重要变化。
“定点清除”曾经是以色列“秘而不宣”的行动,但在 21 世纪以来出现了合
法化和扩大化趋势。2001 年年初,以色列国防军律师团提出了关于“定点清除”
的五点法律计划,包括针对恐怖分子头目和战斗人员、不存在可行的拘捕机遇、遵
守“相称性”原则、在以色列安全控制和物理控制之外的地区、“定点清除”不再
④
仅仅依据军事官员的估量等。 到 2006 年年底,以色列最高法院批准了其中的大
多数内容。由此,“定点清除”成为以色列一项公开的、合法的政策。根据人权组
织“神形”(B’Tselem)的统计,自 2000 年 9 月 29 日“第二次起义”开始至 2008
⑤
年 12 月 26 日,以色列共实施了 234 次“定点清除”行动,387 人由此丧生。 从
2009 年 1 月 19 日至 2018 年 8 月底,以色列发动了针对 53 名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定
⑥
点清除”行动,结果导致 133 人死亡。 “定点清除”运用的手段包括通过武装直
升机或无人机向藏有恐怖疑犯的汽车或房屋发射导弹,或派遣狙击手射杀。清除行
动起初针对直接涉恐人员,后来将目标扩展到了哈马斯的政治或宗教领导人,如亚
① 2001 年 1 月,以色列拘押了 1 456 名巴勒斯坦人,此后急剧上升,到 2007 年年初达到
近 9 000 人。而且,以色列议会还于 2002 年通过了《拘押非法战斗人员法》,允许以色列军方
在未证实恐怖罪行前,即可对恐怖嫌犯发出拘押令并予以长期拘押。
② 2001 年 7 月,以色列下令在巴以边境地区修建“安全墙”,到 2010 年 10 月,实际建成
了 400 千米。这些安全墙大多由安装有监控设备的铁丝网组成,也有的由实体水泥墙组成。这
些隔离墙大多数都建在巴方土地上,还导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社区、家庭、财产分隔,给巴勒
斯坦平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障碍。
③ 安全检查站往往设在通往阿拉伯城镇的道路入口和站点,配以路障。检查站指挥官可随
时关闭检查站,以控制潜在“人体炸弹”进入和离开城镇,从而为以色列安全力量反恐争取大量
时间。在安全形势紧张的时期,以色列还会长期关闭安全检查站,限制巴勒斯坦人的移动。
④ Adam Stahl, “The Evolution of Israeli Targeted Operations: Consequences of the Thabet
Thabet Operation,”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33, No. 2, 2010, pp. 111-133.
⑤ Daniel Byman, A High Price: The Triumphs & Failures of Israel Counterterror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311-312.
⑥ 相关数据可参见人权组织“神形”的统计数据,https://www.btselem.org/statistics/
fatalities/after-cast-lead/by-date-of-event。
· 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