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4期
P. 21

2019 年第 4 期

                                       ①
               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障碍,   这涉及如何赋予暴力行为以合理性或正当性的问题。
               因此,恐怖组织需要以一种简化、具有说服力的方式重构合法化暴力活动的话语
               体系,并将其传递给旁观者、同情者以及潜在的支持者,进而鼓动他们积极支持

               甚至参与到“圣战”事业中来。就此而言,目标群众对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和内化是促使他们加入恐怖组织的重要原因。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怖组织应该提
               供“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应该责怪谁”“需要做什么来解决它”“如何动员

               群众”等一系列“架构叙事”。当然,要理解个体或群体加入恐怖组织的原因,
               不仅需要明确其叙事内容,还需要了解这些叙事是如何对目标群众进行认同建构
               的。一般而言,恐怖组织实施认同政治需要塑造群体认同的边界、强化对危机的
                                                       ②
               认知、建构以暴力为报复手段的解决方案。   最终,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和认同
               政治可能会削弱目标群众对国家叙事的认知,甚至取代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一)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
                   尽管以架构叙事来分析激进化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议题,但与激进化理论的其

               他因素相比,它有两方面的优点:其一,由于恐怖主义研究的特殊性,使得这一领
               域的实证研究严重缺乏,但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则相对比较容易进行实证研究,研
               究者既可以确定叙事中的哪些内容具有说服力,也可以确定哪些目标群众更容易接
               受其信息;其二,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与相对剥夺、歧视等因素相比更容易采取应

                                                                      ③
               对措施,因为后者难以操作,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解决。   从社会运动理论的
               架构视角来看,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建构了三种框架(frame),即“诊断式框架”
               (diagnostic frame)、“处方式框架”(prognostic frame)与“促发式框架”

               (motivational frame),不同的框架所承担的功能有所不同。诊断式框架需要恐怖组
               织提供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诊断,指明其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应该责怪谁;
               处方式框架在诊断式框架的基础上,回答如何为实现替代性的社会秩序而采取行
               动;促发式框架则提供各种激励和警示叙事,尽可能多地动员旁观者、同情者以及



                  ①  Bert Klandermans  and Dirk Oegema, “Potentials, Networks, Motivations, and Barriers:
               Steps toward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ove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2, No. 4,
               1987, p. 520.
                  ②  关于极端主义组织实施认同政治的机理,参见李捷:《极端主义组织与认同政治的建构》,
               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 年第 4 期,第 83-105 页。
                  ③  Michael King and Donald M. Taylor, “The Radicalization of Homegrown Jihadists: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Models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Evidence,”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 23,
               No. 4, 2011, p. 617.
                                                                                     · 19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