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4期
P. 25
2019 年第 4 期
叛军、雅兹迪派和库尔德人等。如巴格达迪表示,“今天的世界确实已被划分为两
个阵营或两个战壕,没有第三个阵营:一个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信众阵营,另一个是
不信道者和伪信者组成的阵营;前一个阵营由全世界的穆斯林和“圣战”者组成,
后一个阵营由犹太人与其同盟以及其余的民族和宗教组成,它由美国和俄罗斯领
①
导,并由犹太人进行动员。”
其次,以危机认知来增强对内群体的认同和对外群体的仇视。按照社会认同理
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的观点,处于群体中的行为体会经常表现出对内群体偏
②
爱(in-group favoritism)和对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iscrimination)的态度。 内
群体成员会对其所属群体持有亲切、信赖、忠诚等积极评价和认同,而对外群体则
表现出怀疑、厌恶、仇恨等消极评价和反向认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体内认同和
对外群体的仇视心理,“伊斯兰国”需要强化目标群众对危机的认知,这就需要宣
③
传他者的负面属性、传统价值的崩塌以及群体命运的不确定性。 在宣传他者的负
面属性上,“伊斯兰国”主要通过“污名化”(stigmatize)或“妖魔化”(demonize)
来突出外群体成员的“邪恶”本质。如扎卡维表示,“什叶派,就是障碍,就是恶
④
毒的蛇、狡猾的蝎。什叶派就是四处渗透的间谍,就是蚀人肌肤的毒液。” 在宣
传传统价值的崩塌上,“伊斯兰国”指出了伊斯兰世界曾经的辉煌以及当前的衰落,
这既是对穆斯林“文化创伤”(cultural trauma)的回溯,也暗示着同样的悲剧随时
可能会发生。在宣传群体命运的不确定上,“伊斯兰国”主要通过夸大外群体的威
胁来渲染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如巴格达迪表示,“不信道者削弱和羞辱穆斯林,
在世界各地宰制他们,掠夺他们的财富和资源,剥夺他们的权利,攻击和占领他们
的领土,用代理人的方式统治他们,并传播诸如文明、和平、共存、自由、民主、
⑤
世俗主义、复兴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耀眼的、欺骗的、虚假的口号”。 事
① Abu Bakr al-Baghdadi, “A Message to the Mujahidin and the Muslim Ummah in the Month of
Ramadan,” Al Hayat Media Center, July 1, 2014, p. 4, https://scholarship.tricolib.brynmawr.edu/
bitstream/handle/10066/14241/ABB20140701.pdf.
② Henri Tajfel, ed.,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③ 李捷:《极端主义组织与认同政治的建构》,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 年第 4 期,第
97-98 页。
④ [美] 乔比·沃里克:《黑旗:ISIS 的崛起》,钟鹰翔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7 年版,
第 142 页。
⑤ Abu Bakr al-Baghdadi, “A Message to the Mujahidin and the Muslim Ummah in the Month of
Ramadan,” Al Hayat Media Center, July 1, 2014, p. 4, https://scholarship.tricolib.brynmawr.edu/
bitstream/handle/10066/14241/ABB20140701.pdf.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