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4期
P. 22

理解恐怖分子的行为激进化: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①
            潜在的支持者参与到恐怖活动中来。   事实上,不同的恐怖组织所建构的三种框架
            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如“基地”中央与“伊斯兰国”在架构叙事上就存在明显的差
                      ②
            异与竞争。   下文以“伊斯兰国”为例,具体分析恐怖组织的架构叙事及其实施认
            同政治的机理。
                 与“基地”中央建构的诊断式框架相同的是,“伊斯兰国”将伊斯兰世界存在
            的各种问题归咎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世俗阿拉伯政

            权。如西方国家曾通过各种手段征服伊斯兰世界,迫使其签署《赛克斯-皮科协定》,
            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统一;外来观念的渗透和传播使穆斯林不再虔诚,反而追求物
            质享受,以致堕落成非真正的穆斯林;一些阿拉伯国家鼓吹民主选举,试图以人造
            之法凌驾在“沙里亚法”(shariah,伊斯兰教法)之上,严重亵渎了真主的权威;

                                                            ③
            缺乏一个“哈里发国”,偏离了先知的道路,等等。   但与之不同的是,“伊斯兰
            国”建构的诊断式框架结合形势的变化做了一些调整,具有明显的“在地化”
            (localization)特征,这尤其体现在“伊斯兰国”对中东地区的什叶派穆斯林的敌

            视态度上。如“伊斯兰国”领导人认为什叶派穆斯林是“叛教人员”,其“卑
            劣”“残暴”程度要超过“异教徒”,并用“拉菲达”(rafidha,不从正道的人)
            一词来蔑称什叶派穆斯林。扎卡维就曾表示:“有史为证,几个世纪以来,什叶派
            就以反叛与狠毒著称。”尤其是“伊拉克什叶派与美国占领军走得很近”,前者甚

                                          ④
            至想要摧毁逊尼派的信仰根基。
                 与诊断式框架相对应,由于“伊斯兰国”将伊斯兰世界和自身所承受的苦难归


                ①  Robert D. Benford and David A. Snow,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6, 2000, pp. 611-639; David A. Snow
            and Scott C. Byrd, “Ideology, Framing Processes, and Islamic Terrorist Movements,” Mobi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Review, Vol. 12, No. 1, 2007, pp. 119-136.
                ②  参见 Daniela Fejtová, “Comparison of Al Qaeda and ISIL Jihadist Narratives,” May 2017,
            pp. 1-51, https://theses.cz/id/ 6xbitw/zaverecna_prace.pdf;  周明、曾向红:《适当性逻辑的竞争:“基
            地”与“伊斯兰国”的架构叙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 年第 4 期,第 80-111 页;周明:
            《恐怖组织的群体实体性与国际动员能力——基于“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的比较》,载《社
            会科学》2017 年第 9 期,第 29-41 页。
                ③ “伊斯兰国”与“基地”中央的架构叙事存在诸多相似性。这是因为从时间上来讲,“伊
            斯兰国”曾作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al-Qaeda in Iraq)存在过一段时间(2004 年 9 月至 2006
            年 1 月);从逻辑上讲,“伊斯兰国”与“基地”同属于第四波恐怖主义浪潮,都受到“圣战萨
            拉菲主义”的影响,所以两者的认知存在相同之处。参见周明、曾向红:《适当性逻辑的竞争:“基
            地”与“伊斯兰国”的架构叙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 年第 4 期,第 80-111 页。
                ④ [美] 乔比·沃里克:《黑旗:ISIS 的崛起》,钟鹰翔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7 年版,
            第 142 页。
            · 20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