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4期
P. 43

2019 年第 4 期

                   第二,煽动仇恨暴力。鼓动排他敌对是在认知框架上实现了主体关系的冲突
               化,煽动仇恨暴力则进一步完成了这种负面观念的实践化。恐怖主义的这种“观
               念-实践”嫁接主要分为“提供目标→提供方案→提供支持”三个步骤:首先,

                                                ①
               进行以时间为线索的对抗性叙事,   通过在此基础上的选择性对照和戏剧化比
               较,从而制造落差感、屈辱感和被剥夺感,并将之归咎于目标对象所为。其次,
               排除日常的和平解决方案,夸大暴力手段的效能并以所谓“正当性”来粉饰其负

               面性。再次,为仇恨暴力实践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由此,原本就存在的敌对认
               知进一步获得了相应的行为动能,并通过这种极端暴力的方式进而导致观念与实
               践之间的相互强化。
                    由此可见,恐怖主义的“木马”植入策略在催生仇恨敌对时采取的是双重手段:

               一方面,它把更加极端和更有暴力倾向的观念植入个体,从而吞噬其既有的个人身
               份认同;另一方面,它又将更为激进和更具侵略性的观念植入群体而瓦解其既有的
               社会身份认同。与此同时,这种社会解构的持续发酵还将“绑架”社会群体中的温

                                                                      ②
               和派,并进一步导致单方仇视演变为双向敌对的共同激进化,   从而制造更大规模

               的社会隔裂。      ③

                                     三  恐怖主义的反向利用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工具与价值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工具性为价值性提
               供了实现手段,价值性则为工具性指明了存在意义。与此同时,同一价值目标可以

               通过不同的工具手段实现,而同一工具方式的意义也可以映射不同的存在价值。就
               前者而言,主流社会为了实现公序良俗的共同目标综合使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
               不同工具;就后者而言,这些工具除了服务于主流社会的价值目标之外,还为恐怖
               组织等社会力量所反向利用,以实现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目标。以“伊斯兰国”组织

                  ①  李捷将极端组织在时间线索中的对抗性叙事概括为对于过去的创伤建构、对于当下的危
               机建构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建构。李捷:《极端主义组织与认同政治的建构》,载《世界经济
               与政治》2017 年第 4 期,第 95-98 页。
                  ②  克兰德曼斯(P. G. Klandermans)指出,激进化过程中的政治化和两极化往往导致对立性
               认同建构的循环反复和不断加强。参见 P. G. Klandermans, “Identity Politics and Politicized Identities:
               Identity Processes and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35, No. 1, 2014, pp. 17-18。
                  ③  吴冠军指出,民主结构性地制造社会隔裂。吴冠军:《从英国脱欧公投看现代民主的双重
               结构性困局》,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 年第 6 期,第 34 页。在恐怖主义对立塑造的催
               化作用下,西方民主政治所制造的社会隔裂则更为突出。
                                                                                     · 41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