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4期
P. 85
2019 年第 4 期
政治制度是保证社会伊斯兰化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伊斯兰国家”思想并不认同
班纳等人提出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也不满足于将最终目标的获得仅仅限定于社
会领域。因此,在“伊斯兰国家”思想的提出者和实践者身上展现出了对现有政权
形式强烈不满的姿态。在这一基础上,毛杜迪声称正是西方所确立的现代世俗主义
意识形态导致了当前社会倒退至“贾希里耶”(Jahilliyah)的野蛮时代。而库特布关
于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理论也是从对现实的全盘否定开始的。受毛杜迪的启发,
库特布否定了二战后所有的现存政治制度,并进一步论证了当时的世界,包括“伊
①
斯兰国家”都处于一种“贾希里耶”的蒙昧状态当中。 在对现存政治制度提出反
对之后,“伊斯兰国家”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建立哈基米亚(al-Hakimiyah)
统治,也就是确立真主主权。毛杜迪构建了真主主权理论,并构成了他的“伊斯兰
②
国家”思想的核心内涵。 而库特布则在毛杜迪的思想基础上更进一步,同毛杜迪
强调的在巴基斯坦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相比,他更强调“哈基米亚”的全球性。
此外,在库特布看来,建立“哈基米亚”也不应当是一种终极的理想,而是一种当
前的奋斗目标。“伊斯兰国家”理论的出现再次确立了政治目标的优先性,并将政
治伊斯兰的内涵由“伊斯兰既是国家又是宗教”改变为“如果没有一个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将会不再存在。”经过库特布对现存政治制度的彻底批判,伊斯兰无法在现
有政治制度中获得成功或无法同现有政治制度共存的观点被一批极端主义者所接
受,这也就刺激了他们寄希望于通过重现伊斯兰的历史制度来实现政治成功的实践
方式,从而催生了“哈里发复兴”的思想和实践。
从拉希德·里达到赛义德·库特布,政治伊斯兰的理论家基本上完成了对支持
“哈里发复归”的理论构建,这些理论不仅被之后的“圣战”组织借用来证明自身
的合法性,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催生了如何复归“哈里发国”的战略和战术理论。
2. 如何复归“哈里发国”:战略理论的形成
对如何复归“哈里发国”的战略探讨,开始于抗苏战争时期。在当时,阿卜杜拉·阿
扎姆(Abd Allah Azzams)在其“防御圣战”理论中提出了有关建立“伊斯兰国家”
① 参见 Emmanuel Sivan, Radical Islam: Medieval Theology and Modern Politics (Enlarged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3-24。有关库特布认定当时的社会是一个“贾
希里耶”系统的论述,也可参见 Sayyid Qutb, Milestones, Birmingham: Maktabah Booksellers and
Publishers, 2006, pp. 56-63。
② 在这一理论中,毛杜迪认为主权是属于真主的,而人类只能够充当安拉的代治者。参见
John L. Esposito and John O. Voll, Isla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24。
·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