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63
辽帝国的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得不放弃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退而求其次地选择维持自身在东亚世界关系中的主
导地位。
辽、宋作为当时东亚最大的两个帝国,既把对方看作最重要的伙伴,也看作最
①
大的对手。欧阳修曾言:“天下之患不在西戎,而在北敌”, 萧韩家奴也提醒辽圣
宗:“国家大敌惟在南方。今虽连和,难保他日。若南方有变,屯戍辽邈,卒难赴
②
援。我进则敌退,我还则敌来,不可不虑也。” 显然辽宋双方对眼下的局面有着
非常清醒的认识——和平的表象是因为双方实力均等,而不是所谓“兄弟之情”,
双方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利益。在这个前提下,取得外交上的主导权就意味着可以获
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也可以限制竞争对手发展壮大而对己方构成威胁。
“澶渊之盟”后,辽圣宗不惜代价建立辽丽间的宗藩关系,致使宋丽间不相往来
近半个世纪,直到辽的实力滑下巅峰,宋丽间才经由民间商人试探着恢复往来。正
③
值宋神宗有恢复汉唐旧疆宏愿,于是积极接洽高丽,“诱令朝觐”,以共谋图辽。 此
举招来宋廷上下的大批非议,韩琦曾上奏:“高丽臣属契丹,于朝廷久绝朝贡,向
浙路遣人招谕而来。且高丽小邦,岂能当契丹之盛。来与不来,国家无所损益,而
④
契丹知之,谓朝廷将以图我。” 主张宋丽应该继续保持不相往来的状态,尊重辽
丽间的宗藩关系,充分说明在东北亚事务上,辽占有着主导地位,主导权的确立反
过来制约了宋丽间的联合,最终保障了辽帝国的国家安全。
辽处理辽-宋-夏三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利用西夏抑制宋朝扩张从而谋求实利,
掌握三角关系的主导权。重熙年间,辽兴宗趁宋夏战争之机向宋朝索要关南之地,
终以宋朝增加 20 万岁币而作罢。辽道宗大康七年(1081 年),宋夏交战,“夏人阴
使辽求救。辽人为移书至阙下”。韩忠彦使辽,辽人质问曰:“夏国何大罪,而中国
⑤
用兵不解也?”又强调如果宋朝果然撤兵,“如此而南北大国之好可保也。” 道宗
寿昌四年(1098 年),宋夏矛盾仍炽,辽屡屡发文,“令(宋)还复旧所夺疆土城
寨”,甚至“点齐兵马,谋助西人。”次年还特派只有不寻常大事发生才派出的泛使
① 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 326《御边》,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64 年版,第 4247 页。
② 脱脱:《辽史》卷 103《萧韩家奴传》,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1595 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449,元祐五年十二月乙未,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第 1797 页。
④ 韩琦:《答诏问北边事宜》,参见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 138,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99 年版,第 1541 页。
⑤ 毕仲游:《西台集》卷 15《丞相仪国韩公(忠彦)行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7 页。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