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1期
P. 80
同族群平叛优势理论再思考:以印度平息锡克叛乱为例
第三阶段是 1987 年 6 月到 1991 年 6 月。1987 年 6 月,拉吉夫政府再次宣布
对旁遮普实行“总统管制”,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地方政府。面对中央政府主导的多
次平叛行动无功而返、当地叛乱反而不断升级的局面,拉吉夫政府决定放手让自己
选择的地方政府开始主导平叛工作,关键性的证据是任命自己属意的旁遮普警察局
①
局长坎瓦尔·帕尔·辛格·吉尔(Kanwar Pal Singh Gill), 以及 1988 年 4 月吉
尔发起的“黑色闪电 II 行动”。整个行动体现了温和派同族群平叛优势,当地警
察攻入金庙抓捕了部分仍盘踞在金庙的叛乱分子。行动指挥部还邀请了当地电视台
向普通民众直播了整个过程,展示了叛乱组织是如何祸害神圣金庙的,警方行动没
有像此前两次行动一样招致锡克民众的普遍反对,而且发挥了一定的平叛动员效果。
但是,由于此时温和派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的平叛行动,“黑色闪电 II 行动”规模
较小,叛乱组织加强了族群内部的暴力报复袭击,叛乱造成的平民伤亡快速上升。
第四阶段是 1991 年 6 月纳拉西姆哈·拉奥(P. V. Narasimha Rao,1991 年 6
月 21 日至 1996 年 5 月 16 日任印度总理)上任到 1994 年,关键性的证据是拉奥重
新启用了主张强硬平叛的前旁遮普警察局局长吉尔以及吉尔主导的“保护者行动”。
拉奥政府上台后,及时调整了在旁遮普的平叛策略,不仅强调依靠旁遮普地方当局
平叛,而且给予了后者绝对的信任,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政策支持。在吉尔的主导下,
地方警察力量经历了一个实力快速提升的过程,地方警察的数量得到极大的扩充,
大量锡克年轻人被吸纳进入警察队伍,资金有了更强有力的保障,警用装备也更新
升级,印度政府派驻专业人员对地方警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平叛训练,温和派在面
对叛乱组织时重新具备了实力优势。温和派主导的平叛行动完全发挥了同族群平叛
优势,此时开展的两个阶段“保护者行动”,重挫了叛乱组织的核心领导力量,为
1994 年平息叛乱奠定了基础。
②
概念操作化方面, 关于实力优势,在案例分析中主要是进行事实判断。首先,
观察案例划分各阶段内温和派与叛乱组织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基本的逻辑是
叛乱组织的数量和人员总数的增减,通过叛乱组织的数量增减以及成员总数,特别
① 作为锡克人,吉尔曾先后两次担任旁遮普邦警察局局长,并在第二次警长任期内领导平
息了叛乱。吉尔曾获得印度政府第四级公民荣誉奖莲花士勋章(Padma Shri),退出现役后创立
了冲突管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nflict Management),致力于研究南亚地区的叛乱和族群冲突,
为政府提供相关的平叛建议。吉尔于 2017 年 5 月 26 日去世。
② 不同案例具备的信息禀赋不同,能够获得的数据因案例而异,例如实力优势、伤亡数据
和平叛行动的细节等,因此本文选择在具体案例中制定操作化标准,相关操作化理念是可以谨慎
运用到其他案例分析中的。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