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2期
P. 117

2020 年第 2 期


                                              五  结论

                   北极是资源的宝库,也是战略的要冲。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的逐步加快、各
               国极地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全球能源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北极成为各国关注和
               争夺的焦点区域。在大国的北极博弈过程中,北极的军事化色彩不断增强、合作体

               系日趋复杂化,能源开发也逐步陷入无序化。相比于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
               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北极战略利益之争,中国以“冰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北极
               政策具有更强包容性,有利于实现中国与北极国家的长期能源战略合作。这得益于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取得一定成果,这
               也为双方深入开展北极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维护北极能源安全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能源开发的主导权之争、合作对象
               与内容较为单一、极地立法中话语权较弱等不利因素,导致中国的能源安全也面临较
               大风险。为此,笔者建议应当着重从推动在联合国框架内完善北极立法、灵活运用政
               企结合模式并互为保障、深化与涉北极国家的能源合作并形成辐射状合作体系、加大
               北极环保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
               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
               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介入。这既有助于规避因恶性
               竞争带来的战略透支,也将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当下,在大国争相在北极地区进行“圈地运动”的背后,是中国作为“后来
               者”与“非本土”的身份被接纳的突破困境,特别是在“不结盟”的政策基调主
               导下,谋求广泛合作的理论建构和开局实现等难题,成为必须跨过的门槛。但可
               以肯定的是,“中国方案”—— 通过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推进包括能源在内的
               北极合作——是目前解决北极争端的最有效路径之一。毕竟,随着大国力量在北极
                                                                                 ①
               的集聚、分化与组合,北极问题必将走上一条广泛的全球化治理的道路。  这种全
               球化治理模式将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
               及包容务实的多层次合作,最终实现构建北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稿日期:2019-06-04】
                                                                 【修回日期:2020-03-12】
                                                                      【责任编辑:苏  娟】



                  ①  李振福、彭琰:《“冰上丝绸之路”与大北极网络:作用、演化及中国策略》,载《东
               北亚经济研究》2018 年第 5 期,第 5-20 页。
                                                                                    · 115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