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47

2020 年第 6 期

               意义。在政治话语中,对问题的命名和界定也是话语权之争。2020 年新冠肺炎疫
               情暴发后,美国一些政客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而中国强烈
               反对此类污名化的命名,指出这种做法违背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制定的相关命名准则。
                   2. 选择威胁主题与逻辑关联建构完整的危机叙事
                   任何一个人、一个事件或是一个现象都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或是多个主题,如何
               把这些不同主题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反应和认

               知。一旦围绕某个主题形成一种威胁或危机叙事,这种叙事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安
               全政策。例如,在讨论气候变化时,人们可以讨论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排放、第一
               大排放国、威胁岛国安全、恶劣天气、《巴黎协定》、环境治理、气候难民、发展问
               题等多个方面,选择不同的主题来叙述,会形成不同的故事,建构不同的威胁,直

               接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会把人们的注意力框定在不同的点上。一些太平洋
               岛国,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等国在讨论气候变化时,重点是讲述气候变暖
               会使海平面上升,将导致部分太平洋岛国面临消失的威胁,大量居民会变为气候难
                                                                           ①
               民。这样一种叙事逻辑主要是唤起人们从道义角度重视气候变化。  相比而言,美
               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多强调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同样的减排任务。
                   一般而言,只关注一个主题很难产生一个完整的故事,通常人们会选择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相关主题,在这些主题之间建立某种逻辑关联或是情节,进而将其
               叙述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例如,围绕乌克兰问题,俄罗斯积极与西方媒体进行

               博弈,强调俄罗斯是捍卫国家利益,其行动是应乌克兰直接请求的,支持克里米
                                                                                        ②
               亚独立是保护人民的自主选择权,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话语过程和合理的故事。
               这种故事一旦形成会直接塑造相关的主导认知和框架。这也是一些研究叙事的学
               者们所强调的,叙事不仅仅是讲故事,还是一种如何把一些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

                            ③
               的行动过程。  人们通过叙事来建构身份,通过身份来引导行动,人们的经历也
                                                        ④
               是通过叙事来塑造,通过叙事来理解现实。  因此,叙事之争也是话语权之争的

                  ① 徐秀军、田旭:《全球治理时代小国构建国际话语权的逻辑——以太平洋岛国为例》,
               载《当代亚太》2019 年第 2 期,第 117-118 页。
                  ② 姜小凌、张昆:《政治传播下俄罗斯媒体对国际话语权的架构》,载《新闻爱好者》
               2016 年第 5 期,第 39 页。
                  ③ Molly Patterson and Kristen  Renwick Monroe, “Narrative  in Political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 1998, p. 315.
                  ④ Magaret R. Somers, “The Narrative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 A Relational  and Network
               Approach,” Theory and Society, Vol. 23, 1994, p. 614.
                                                                                     · 45 ·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