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4期
P. 156
武装组织治理制度与反叛成功
兰国”的不满情绪也在当地逐步蔓延,并不断增强。而伊拉克政府则在摩苏尔惨败
后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开展内部改革,迫使民怨较高的马利基总理下台,进而
改善了治理模式。
在以上因素影响下,“伊斯兰国”控制区域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而其建立
的治理制度并未起到实际的促进其获得实力优势的效果,也无法使其避免被最终歼
灭的结局。
(四)数据与案例结果讨论
以上研究从定量与定性角度探讨了治理制度与武装组织取得军事成功之间的
关系。定量研究部分显示,武装组织治理制度与反叛成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联系,
而案例研究更进一步显示了治理制度产生作用的具体路径和限制条件。
定量研究表明,在剥离各项混淆性因素后,武装组织治理制度本身与反叛成功
之间并无直接影响。定量部分发现,在建立治理制度后,其对武装组织军事表现的
影响在统计学上缺乏一致和显著的意义。这表明治理制度尚不能直接决定反叛成功
的概率。
另外,本文通过两个案例进行比较,揭示了治理制度之所以难以直接有助于反
叛成功的原因。即治理制度能否起作用,并不在于其本身是否存在,而在于能否实
际上改变武装组织与其对手的实力对比,这需要在内外部两个维度上满足相应条
件。在相对治理绩效方面,武装组织建立的治理制度必须展现相较其对手更具优势
的治理绩效;在国际支持方面,治理制度需提升该组织的国际合法性,改善外部战
略环境。
在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的案例中,一方面,由于塔利班在相对治理绩效上实现了
更为成功的治理,赢得了民众支持,从而削弱了当地民众对阿富汗政府的支持;另
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导致国际联军削弱了对塔利班的军事围剿力度,并且塔利
班一些内部改革做法也提升了该组织的国际合法性。这两项因素叠加,使得塔利班
在阿富汗的斗争取得了一定进展和优势。
在“伊斯兰国”的案例中,该组织建立的治理制度初期也展现了相对较高的治
理绩效,这也使得“伊斯兰国”一度有效地削弱了伊拉克政府在摩苏尔的控制,并
在此立足和盘踞长达三年。然而,即便“伊斯兰国”建立了有效的治理制度,但其
极端的意识形态也使得该组织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而伊拉克政府军获得了较
高的外部支持,实力得以恢复。同时,“伊斯兰国”内部治理制度由于受到其极端
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逐步展现了掠夺性和剥削性,降低了相对治理绩效。“伊斯兰
· 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