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54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虚假信息研究
同样的法律监督。 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着手通过立法打击网络虚假信
①
息,但在西方“自由至上”和“资本至上”的传统下,规范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依然
知易行难。
3. 虚假信息治理困于西方陷阱
当前,美西方利用其媒体、语言和文化等霸权,在虚假信息治理领域铺设二元
对立的话语陷阱,给“竞争对手国家”扣上“威权主义”的帽子,指控其对“民主
国家”发动虚假信息攻势。美西方还试图打造“伪多边主义”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
以形成集团对抗。例如,美国在“领导人民主峰会”、七国集团、北约等场合拉拢
“志同道合”的盟友伙伴制订有利于西方的虚假信息治理规则,以打压中、俄等国
的影响力。此外,西方也涌现出一批号称独立的第三方信息核查机构,较为著名的
有“事实核查”网站(FactCheck.org)、“斯诺普斯网”(Snopes.com)、“政治真相新
闻网”(PolitiFact),“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EU DisinfoLab)等,西方主流媒体也
纷纷设立“事实核查”专页,试图强化新闻“守门人”的角色。但目前有国际影响
力的核查机构大多是西方资本运营或政府资助,出于西方价值观和利益,其客观性、
可信度及潜在舞弊和滥用风险引发担忧。有报道就揭露了一些核查机构根据自身好
恶或关系远近,随意给媒体机构的所谓“虚假信息排名”评分。 基于西方中心主
②
义思维和西方精英俱乐部式的虚假信息治理,反而加剧了安全困境,助长了虚假信
息的泛滥。因此,如何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推动更加公正客观包容的全球虚假信息
治理机制,是维护国际舆论场公平公正的难题。
4. 虚假信息治理遭遇信任赤字
面对全球虚假信息泛滥及其带来的安全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关于在信息安全领域建立国际条约和全球治理框架的
呼声日益高涨。 但国际无政府体系下的信任赤字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国际合作的重
③
要因素,如何在安全困境中开展合作是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
④
① Mark MacCarthy, “Back to the Future for Section 230 Reform,” Lawfare, March 2, 2021,
https://www.lawfareblog.com/back-future-section-230-reform.
② Will Oremus, “Just Trust Us,” Slate, January 25, 2019, 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19/
01/newsguard-nuzzelrank-media-ratings-fake-news.html.
③ Tarah Wheeler, “In Cyberwar There Are No Rules: Why the World Desperately Needs Digital
Geneva Conventions,” Foreign Policy, September 12, 2018,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8/09/12/in-
cyberwar-there-are-no-rules-cybersecurity-war-defense/.
④ Robert Jervis,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Vol. 30, No. 2, 1978,
pp. 167-214.
·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