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77

2022 年第 3 期


               长远的战略博弈框架中来思考,这是“战略时间差”的战略性运用。第二步,在国
               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中国采取“存量不动,增量先行”的方式,即在维护既有国
               际制度权威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同时创设新的国际公共产品,以弥补既有制度的缺

               陷。第三步,在中国的成长路径上,用“制度性崛起”取代西方大国的“工具性崛
               起”,继续确保既有国际政治文化在新的力量格局中的“惯性”,从而避免所谓的
              “中国强硬论”。

                  (三)在中美博弈中要“借情造势”继续把握好“战略时间差”
                   诚然,美国等西方各国当前大都处于战略守势阶段,而中国处于主动进取阶段。
               但是,从绝对实力来看,中国仍然处于弱势,中国当前的强势主要是表现在经济实
               力上,如果与美国等主要西方大国以硬碰硬的方式来互怼,可能还不现实。与美国

               进行战略博弈最好的方法就是“巧打”,即掌握好自己的节奏然后发巧力,打出一
               个个漂亮的“战略时间差”,赢得新的战略机遇。这个“战略时间差”如何打出来
               呢?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处理中美俄三国关系。


                                        表 1  中、美、俄博弈关系类型
                        博弈类型                博弈关系                  对中国的影响
                        三角博弈               中—美—俄              封闭条件下的非零和博弈
                        三边博弈             中美—中俄—俄美             开放条件下的非零和博弈
                                            中—俄美                高风险下的恶性博弈
                       一角一边博弈               美—中俄                   中风险博弈
                                            俄—中美                   低风险博弈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三角博弈”是封闭条件下的博弈,由于相互之间不交往、不交流,所以相当

               于一种“囚徒困境”。当今世界此种博弈基本上不存在。“三边博弈”是开放条件
               下的国家间关系博弈,这种博弈关系几乎是透明的,相互之间都有利益关系,往往
               是以促进合作为目标的博弈,因而它不仅是非零和博弈,而且是正和博弈。最危险

               的博弈是中国作为博弈一方,俄美联合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若出现这种情形,中国
               就处于最危险的战略博弈之中。若中俄联手为博弈的一方,美国为博弈的另一方,
               这种博弈风险有所降低,毕竟中国不是作为对手单独参与博弈的。但是,从历史的
               情况来看,中俄的合作依然是相互借重的多,作为战略博弈盟友的成分少。尤其是

               从近代历史来看,每当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时候,就会从中国攫取更大的利益,以弥
                                                                                     · 75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