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73

2022 年第 3 期


               越疏远。这时美国发现,“‘共产主义’的垮台实际上标志着自由主义的垮台,因
               为这就使支持美国霸权的意识形态失去了根据——自由主义的公开意识形态对手
               过去默然支持了这个根据”。   因此,美国积极插手欧亚地区的“颜色革命”“阿
                                          ①
               拉伯之春”等,重新激活了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争夺。然而,在历经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有损美国形象的战略失误之后,“美国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终
               结”不仅表现为“单极时刻”的终结,也表现为“美国霸权更长时期的物质和规范

               力量的终结”。   欧亚大陆西部的战略挤压恰恰给欧亚大陆东部以宽松的战略时间
                            ②
               与空间,这一切都为中国的大国成长“制造”了机遇。然而,从战略博弈看,任何
               国家都不能寄希望于战略博弈对手的失误来获得制胜的机遇,而是要增强自身的实
               力和博弈的能力来争取战略机遇。寄希望于战略博弈对手的失误来获得战略机遇和

               战略安全,并不是战略性的,而是暂时性的。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给中国“制造”的战略机遇,也是因为中国成功地利用了
              “战略时间差”。具体步骤:第一步,在中国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借助西方的产业

               转移而获得了对中国来说依然是先进的技术,中国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技术产业。
               第二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中国在不平衡发展中获得了大国成长动力。第三
               步,在权力转移进程中,中国坚持“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辩证统一。第四
               步,抓住西方的战略失误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这几个步骤体现了中国在宏观时间上最为成功的战略博弈,也是中国对宏观时
               间意义上“战略时间差”的成功运用。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中国完成了西方列强数
               百年才能完成的现代化任务。因而,这个意义上的“战略时间差”的运用,在相当

               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
                  (二)中国在新时代对“战略时间差”的把握和运用
                   中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主动创造战略机遇,最关键的依然是要把握和运
               用好“战略时间差”。从技术的角度看,进入工业 4.0 时代以后,技术革命的成果

               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因而从技术上去寻找机遇虽然还有一定的可能性,
               但借此“制造”战略机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于任何大国来说,一旦获得战略博
               弈的优势,就能够获得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战略博弈优势的



                  ①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国实力的衰落》,谭荣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
               第 10 页。
                  ②  阿米塔·阿查亚:《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袁正清、肖莹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7 页。
                                                                                     · 71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