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69

2022 年第 3 期


                  (二)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进程中“战略时间差”的运用
                   近代西方大国的崛起进程虽然都以权力政治学为基础,强调硬实力的重要性,
               但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它们也同样会注重软实力的运用,包括对“战略时间差”

               的运用,从而减少战略消耗以实现自己的大国成长。这里以英国和美国为例来分析
               战略时间差的运用与大国成长之间的关系。
                   1.  英国

                   一般都认为英国的崛起是由于工业革命,但如果简单地从工业革命来理解英国
               的大国成长进程是非常肤浅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但如果没有国
               际贸易,英国商品不能走出去,那么工业革命就会在英国引发更严重的过剩危机。
               例如,钢铁产业畸形发展便是如此。由于蒸汽机的出现,火车、轨道等对钢铁的需

               求骤增,于是大量的资金被投入钢铁产业领域,“大量资本之所以被吸引过来,可
               能多半不是因为人们进行了理性的盈亏计算,而是因为技术革命具有浪漫的魅力,
               铁路当时就是技术革命的一个奇妙的象征,它足以让平时循规蹈矩的人摇身变成梦

               想家”,   结果,经济危机首先就是因钢铁产业的泡沫破裂而引发的。然而,在英
                       ①
               国最重要的棉纺业中,并没有出现诸如钢铁产业的泡沫破裂现象。这要归功于土地
               贵族与工业资本家之间智慧性妥协的博弈。
                   其博弈的步骤是:第一步,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棉纺织业高速发展。第二步,

               继续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避免引发土地贵族对工业资本的对抗。第三步,1831 年
               议会改革,在先进制造业之下推行关税保护,“谦卑”地认为本国工业产业依然“幼
               稚”。   第四步,1846 年,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资本迅速对外扩张。
                     ②
                   很显然,这是一个宏观时间意义上的博弈。在半个多世纪的产业发展中,英
               国不仅考虑了内部社会的稳定问题(如第二步)——若像钢铁产业那样急于求成,
               那么很可能引发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而且也考虑了在英国资本对外扩张中
               的持久竞争力问题(如第三步)——先夯实基础,再谋求对外扩张。正因为如此,

               英国才从废除《谷物法》以后获得了对外资本扩张的巨大收益,“1840 年初,英
               国所积累的海外放款量可能有 1.6 亿英镑,19 世纪 50 年代初增至约 2.5 亿英镑,
               可是在 1855—1870 年间英国海外投资量平均每年有 2 900 万英镑,故而到 1873



                  ①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 2016 年版,第 109 页。
                  ②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 2016 年版,第 134 页。
                                                                                     · 67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