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68
“战略时间差”与中国的战略安全
国只是三方博弈的牺牲品)。第四步,在秦魏继续战争的情况下,魏国请求赵国斡
旋以求秦魏讲和。这步博弈中有两个结果:一个是赵国斡旋成功,实现了秦魏讲和;
另一个是秦魏无法达成讲和而继续开战。前者,赵国直接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即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后者,赵国达到了为西周解围而让秦魏开战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观时间意义上的博弈,从上面对复杂博弈的分析来看,作为旁观者,
赵国的心态是,赵国与秦国、魏国皆为邻居,秦国、魏国强大对赵国不利。因此,
当西周来求赵国,赵国的目的是既要保全西周又要树立赵国的威望。所以,赵国设
置的最高目标是:用秦魏复战(继伊阙之战)来保全西周和削弱秦魏两国;同时树
立赵国威望。若不然,即便秦魏议和,因赵国暂时置身事外而仍然作为议和的斡旋
者,这同样可以保全西周且树立赵国威望。在这一博弈中,赵国成功运用“战略
时间差”,利用秦国的“伤”势和魏国的“颓”势来延续自己的国势。应该说,
赵国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完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4. 案例四:雅典筑城墙
希波战争之后,波斯从雅典败退,雅典人为安置自己的人准备重建城市和城墙。
然而,拉栖代梦人得知后不愿意雅典或任何其他城邦建筑城墙,因为拉栖代梦人已
经对雅典感到恐惧了。雅典人就此派一个使团去拉栖代梦。
具体步骤是,第一步,雅典政治家、军事将领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请
求以最快的速度派他去,但要等城墙建筑到一定的高度能够防御的时候才出发。第
二步,不是立即谒见斯巴达政府当局,而是利用各种借口拖延时间。第三步,拉栖
代梦人听说雅典修筑城墙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泰米斯托克利对他们说:那是谣言。
他建议拉栖代梦人应当派人去雅典证实。与此同时,泰米斯托克利秘密派人带信回
雅典,要求雅典尽可能留住拉栖代梦人的使者,但不要公开拘禁他们,直到他自己
一行人回到雅典。第四步,泰米斯托克利的同僚到了斯巴达,告诉泰米斯托克利城
墙已经修好。第五步,泰米斯托克利才对拉栖代梦人说出了实情。
在这个宏观时间的博弈中也有微观时间意义上的博弈,泰米斯托克利用一个
“拖”字,直到雅典成功修筑了城墙,才向拉栖代梦人明确表达了雅典想法:城市
应当有一道墙,这无论是对于雅典还是希腊联邦都是有利的;如果不能让同盟的每
一个成员国都拆除城墙的话,那么雅典现在所采取的步骤就是正确的。出于对雅典
人在希波战争卓越表现的好感,拉栖代梦人也只好接受了这一事实。
①
① 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19-
121 页。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