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79

2022 年第 3 期


               负有的义务?美欧没有根本性矛盾,只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暂时性收缩导致双方产
               生了一些分歧,并非美国从根本上抛弃了欧洲。美国在欧洲的核心利益未变,欧洲
               盟友对美国依然具有全球战略价值,而经过新一轮的防务资源分配调整,美欧安全

               防务关系仍以稳定为主基调。   欧洲希望中国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不过欧洲此举似
                                          ①
               乎有意挑拨当前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中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美国
               单边霸权主义的一种制衡,一旦中俄关系因欧洲而渐行渐远,当美国“特朗普冲击

               波”消逝且美欧关系回归常态时,制衡美国的力量就会出现真空,中国、俄罗斯就
               会被迫自保而走向孤立。
                   因此,中国把握的“战略时间差”,如果成功地把俄欧矛盾转化为俄美矛盾,不
               仅中欧关系、中俄关系都更为轻松,而且还可以在欧洲顺利推进“一带一路”的实践。

               中国要主导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进程,不应该由自己来高呼,而应该是由国际社会的期
               待来确定。当前,中国内部有一种声音非常高,即“中国引领新型全球化”   “中国
                                                                                 ②
               主导全球治理”   “中国构建全球秩序”   等,实际上并不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
                                                     ④
                             ③
               相反,国际社会也会认为中国要颠覆既有的国际体系。因此,当今中国需要通过实
               际行动来彰显和平外交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而不是靠不切实际地迸发出
               各种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自身发展还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在新的全球化进
               程中、在全球治理的框架之中,以及在国际秩序的构塑过程中,中国唯一的方式,

               就是以行动即以身作则来彰显和平意图和决心。

                                                结    语


                   时间从来就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相比较而言,把握“战略时间差”
               比把握关键的时间更为重要。当然,把握关键的时间以后,可以强攻也可以巧取。
               从博弈成本来看,任何国家都不愿意以大代价来进行强攻,而更愿意以最小的代价

               来巧取,而巧取就要善于把握“战略时间差”。


                  ①  赵怀普、赵建哲:《“特朗普冲击波”对美欧关系的影响》,《欧洲研究》2017 年第 1 期。
                  ②  王公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上海行政学院
               学报》2021 年第 5 期,第 10 页。
                  ③  王文:《C20:中国主导全球治理的首轮探索——来自智库层面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思考》,
               《对外传播》2016 年第 9 期,第 47 页。
                  ④  杜鹃:《全球治理与国际新秩序构建的中国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 年第
               1 期(下),第 101 页。
                                                                                     · 77 ·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