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95
2022 年第 4 期
1. 冷战时期美国亚太安全联盟体系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约,在
欧洲地区构建起多边联盟。美国起初也希望在亚洲建立类似的多边联盟,但因为
效果不彰而不得不作罢。1951 年 4 月,时任美国驻日本大使的约翰·杜勒斯
(John Foster Dulles)表示,美国不会放弃亚洲,而是正在尝试构建多边安全合作
机制。 具体行动是,美国曾尝试联合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国缔
①
结《太平洋公约》(Pacific Pact),从该盟约的草案内容可以看出,其目的是要打
造一个多边联盟。 这一尝试反映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最初构想,但这一构想
②
最终未能付诸实施。1950—1953 年,《美泰军事援助协定》《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双边联盟条约陆续签订,美国在亚
太地区的安全体系正式形成,即双边联盟为主的“轮辐体系”(hub and spoke)。
不过,美国并未放弃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尝试。1954 年,美国拉拢泰国、菲
律宾、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法国等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
约》。1955年,东南亚条约组织在泰国曼谷正式成立。但是该组织比较松散,未形
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合力,并在 1977 年 6 月 30 日正式宣布解散。以上事实表明,冷
战期间美国曾构想建立“亚洲版北约”,但效果不佳。因此,这个时期美国在亚太
地区主要依靠双边联盟实施安全战略。
2. 冷战结束初期美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
1991 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 III)就美国的亚太政策
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认为一个稳定繁荣的太平洋共同体离不开三个支柱,
其中之一就是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新的防御体系。 贝克认为当时的亚洲地区安
③
全合作灵活多样,多边安全机制正在逐步浮现,呼吁美国应该关注多边合作的可
能性,而非固守过去的结构。
④
当时,美国对亚太安全战略的态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参与,活跃于
① Ben Limb, “The Pacific Pact: Looking Forward or Backward,” Foreign Affairs, Vol. 29, No. 4,
1951, p. 539.
②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ume VI, Part 1,”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U.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51v06p1/
d32.
③ James A. Baker III,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5, 1990, p. 3.
④ James A. Baker III,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5, 1990, pp. 5-6.
·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