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5期
P. 58
美国对华常规威慑战略的调整
备上,军事技术创新加速也给美国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以高超音速武器为例,2019
年 10 月 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仪式上,中国展示了首款高超音
速武器东风-17 弹道导弹。“东风-17 弹道导弹研制成功,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
面走在前列。” 2021 年 8 月,中国进行了一次绕地轨道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
①
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宣称这是可以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
②
滑翔飞行器,并且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也无法予以拦截。 由于高超音速武器的关键
之处不在于飞行速度,而是能够控制飞行路线和飞行高度,高超速和机动性使得它
很难被追踪、瞄准和击落,因此成为中美角逐的关键领域。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
优势,无疑提高了中国对美国的常规威慑能力。
综合以上讨论,中美两国之间常规威慑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对美威
慑能力建设呈现出聚焦于体系对抗的特征,正在从发展“撒手锏”武器为主的模式
转变为全面追赶的模式。在 1996 年台海危机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军事装备发展
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防止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美国所谓的
“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近年来,中国的资源投入相对充足,军费投向和装备
发展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拐点。在军事技术的多个领域,中国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
③
距,对美威慑路径也正在向“一体化威慑”转变。 美国认为,中国常规威慑实力
的上升必然会侵蚀美国的常规威慑能力,也会影响到美国常规威慑的可信度。中国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将使得中美之间的常规威慑能力更具对称性,这必然导
致美国及其盟友的对华认知产生变化。
(二)美国战略界的认知
2021 年 2 月 10 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国防部将成立一个新的“中国工
作组”,由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 III)牵头,国防部中国事务首席
顾问埃利·拉特纳(Ely Ratner)负责。拜登要求工作组研究战略、作战概念、技
术和部队机构、部队态势、部队管理和情报等高度优先的议题,确立应对中国战略
①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
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 年 5 月 28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
2021-05/28/c_1127505377.htm。
② Demetri Sevastopulo and Hathrin Hille, “China Tests New Space Capability with Hypersonic
Missile,”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17, 2021, https://www.ft.com/content/ba0a3cde-719b-4040-93cb-
a486e1f843fb.
③ Michael S. Chase and Arthur Chan, China’s Evolving Approach to “Integrated Strategic
Deterrenc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16.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