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201804
P. 104
暴力方式与民心向背:寻找治理族群叛乱的条件组合
本文研究族群武装分离主义(又称为“族群叛乱”)的治理问题。族群叛乱
区别于殖民叛乱和意识形态叛乱,殖民叛乱指的是一战前后,持续到二战后的宗
主国或宗主国派驻殖民地的政府代表镇压殖民地叛乱的战争,这种叛乱往往以争
取民族独立为目标;意识形态革命主要指的是冷战前后一些国家政权镇压国内出
现的意识形态革命,这种革命往往以推翻既有政权为目标;族群叛乱,或者称作
族群武装分离主义,一方面,表现为少数族群对集聚区域提出主权要求,导致国
①
家政府武力镇压的武装分离主义叛乱; 另一方面,族群叛乱又兼具殖民叛乱和
意识形态叛乱的特点:首先,与殖民叛乱相似,族群叛乱组织在族群中拥有较大
号召力和合法性优势,更容易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其次,与意识形态叛乱相
似,族群叛乱面临的是一个很难在主权问题做出让步的国家政府,后者有维护国
家领土完整的决心,拥有主体族群的支持,使得它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承受较高的
战争成本。因此,族群叛乱往往需要面对政府的强力镇压,叛乱结果也因政府应
对措施而不同。
在探讨治理族群分离主义问题时,本文关注重点不是国家政府是否应该采取
②
武力打击叛乱,而是如何打击国内的武装分离主义叛乱。 在这一研究重点下,
第一个研究假定是国家政府相对于叛乱组织具备常规力量的优势,即主体族群组
建的多数政府具备政治和军事组织力量的优势,但面临少数族群对特定聚居区的
主权要求。为了便于展开研究,第二个研究假定是在叛乱地区,只有一个族群,
或者是一个族群(叛乱族群)占主导地位。第三个研究假定是没有外部势力的直
接军事干预,因为类似军事干预可能直接改变政府与叛乱组织之间的实力对比性
质,在某些情况下外部的军事干预甚至已经能决定战争结果,使得本文提出的第
一个研究假定失效。当然,在外部直接军事干预之外,并不排除叛乱分子从外部
① Shale Horowitz and Deepti Sharma, “Democracies Fighting Ethnic Insurgencies: Evidence
from India,”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3, No. 8 (August 2008), p. 750.
② 在面临武装分离主义时,国家政府的策略选择包括谈判解决和武力镇压等多种选择,特
别在是否采取武力镇压策略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族群的特性,包括是否集中居住、所
在地区是否有利于开展游击战、是否紧邻边境等。相关文献可参见 Alicia Levine, “Political
Accommod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Secessionist Violence,” in Michael E. Brown, ed.,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Internal Conflict,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pp. 311-340; James
D. Fearon and David Laitin, “Ethnicity, Insurgency, and Civil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7, No. 1 (October 2002), pp. 75-90; Sameer Prem Lalwani, Selective Leviathans:
Explaining State Strategies of Counterinsurgency and Consolidation, PhD Dissert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