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1805
P. 96
美军海上战略转型:“由海向陆”到“重返制海”
体的战略安全关系。
(二)增大中国处理涉华海洋争议的复杂性
涉华海洋争议问题一直是美国推动海上战略转型、实现亚太战略目标的有力
①
抓手。自 2014 年年初,美国在南海等问题上开始走向前台直接介入。 随着对
中国海上崛起的日益焦虑,基于地缘政治竞争的考虑,美国会有意忽略事情的是
非曲直,放大中国海洋维权行动的战略意义和“威胁”。甚至于将中美在东亚海
域的角逐和斗争,上升至事关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印太地区是跟美国还是跟中国
②
走的战略性问题。 可以预见,在地缘政治思维作祟下,中国今后在南海、东海
的维权行动必会招致美国更强的反应。不过,迄今为止,美国虽然持续加强对涉
华海洋争议问题的介入,但尚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底线,至少在主权归属问题仍保
持一定的模糊性。
如果海权竞争被继续拔高,美国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将可能进一步后退。虽
然美国依然试图在主权问题上保持中立,不希望“选边站”,但美国却越来越深
度地介入到争议的解决进程之中。美国在对主权问题保持中立和参与管理争议之
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实现平衡。正如傅泰林(Taylor Fravel)
担忧的那样,如果美国不仅在过程当中而且在主权立场方面,都与其他国家站在
一起反对中国,有关争议就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大的影响,变成中美竞争的附加因
③
素。 事实上,这种担心在南海正在成为现实,中美摩擦与对抗业已成为影响南
海局势走向的最大变量。而在美国关于南海政策的宣示中,“不选边站”被提及
的频率和次数大幅减少。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尚未定型,但美国已
在多种场合向中国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接受“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二是停
止岛礁“军事化”;三是放弃南海“断续线”;四是与东盟国家达成有约束力的
“南海行为准则”,不再采取新的“胁迫”行动。与此同时,美军明显加强了在
① 标志性的事件是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时任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Daniel R.
Russel)2014 年 2 月 5 日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在其证词中,拉塞尔明确指出,“中国南海断
续线不符合国际法”,这是美国官方首次在该问题上直接向中国发难。参见 Daniel R. Russel,
Statement at the Hearing of “America’s Future in Asia: From Rebalancing to Managing Sovereignty
Dispute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Asia and the Pacific of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13 Congress, February 5, 2014。
② Hal Brands and Zack Cooper, “Getting Serious about Strateg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71, No. 1 (Winter 2018), p. 17.
③ [美] 傅泰林:《美国对南海有关争议的政策:1995-2017》,齐皓译,载《当代美国评论》
2017 年第 1 期,第 56 页。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