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201806
P. 94

2018 年第 6 期

                   第三,问卷显示,参与答卷的人当中留学生身份的占据多数,其中近 1/3 是留
                                                                    ①
               学生身份,他们是旅俄的中国公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数据显示的结果
               和中国总体出境中国公民的身份比例构成数据不谋而合。俄罗斯高等教育科学部社

                                                                                        ②
               会研究中心 2016 年 8 月 12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俄中国留学生达到 10 500 名。
               这使得本文对以留学生为主要身份的群体专门分析变得极其有现实意义。
                   因此,为了能够集中描绘境外中国公民的认知与安全状况,笔者将较为集中的

               地区——来自于俄罗斯、中亚的中国公民的安全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类和
               整理,把其中 96 名中国公民的数据加以分析和整理,得到了如下关于中国公民安
               全状况的描述。
                   1.  旅俄者年龄与受教育情况

                   旅俄者大部分是青年人,受访者中,18-25 岁的人占 45.83%,26-35 岁的人占
               27.08%,36-45 岁的人占 17.71%,46 岁以上的占 7.29%,18 岁以下的占 2.08%。
               作为社会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代表在海外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积极地参与

               关乎安全保护问题的调查问卷,这本身显示他们很需要安全关怀和关注。
                   从教育水平看,大部分旅俄者受教育程度比较高,53.13%的人具有本科学历,
               如果加上硕士研究生,则有 82.3%的人受过高等教育。进入 21 世纪初期,旅俄华
               人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02 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占 29.5%,大专教育的占 18.1%,

               中学毕业的占 32.5%、中学未毕业的占 19.4%。  这充分证明了海外活跃着一大批
                                                            ③
               受教育水平比例高于国内公民受教育水平的中国公民群体。该问卷数据直接反映出
               关注安全、参与安保话题讨论的人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从问卷中还可看出,受访者中留学生身份的人数占比相当高,达到 78%;其次
               是商人,占 18.7%。
                   综上所述,受访者的构成比、年龄、受教育程度总特点如下:受访者受教育程

               度高,年轻人多,留学生身份占比最高;与留学生类似,一些没有企业作为护身符
               的个人的安保状况堪忧。总之,问卷显示,旅俄的留学生和个体经商者比世界上其
               他地区的华人更热衷于参与安全保护问题的讨论;同时也比在俄的中资企业中的就

                  ①  《俄罗斯留学升温》,载《 北京日报》2016 年 8 月 24 日,第 15 版。俄罗斯自 2003 年
               后被正式列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国名单中。 2014 年,中国赴俄旅游人数逾 110 万人次。 2015
               年,俄罗斯共接待中国公民 120 多万人次(较 2014 年上升 87%)。
                  ②  В  России  учатся  более 10  тысяч  китайских  студентов,  Сай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наукии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12ого августа 2016г.
                  ③  Гельбрас В. Россия в условиях глобаль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миграции. М., 2004. С. 98.
                                                                                     · 91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