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1902
P. 20
2019 年第 2 期
①
围进行规划”。
(二)安全的渗透性和联动性增强
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逐渐密切。 随着安全领
域的扩大,安全建立在联系之中,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文
化安全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国家安全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的具体安全虽各
有侧重点,但彼此又紧密相关、相互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国
③
家安全的问题。” 因此,随着安全问题的联动而产生的边境溢出问题成为一种常
④
态。 边境的中介效应,让边境地区成为国际安全问题和国内安全问题、周边安全
问题与跨境安全问题的融汇点。在这个地区,边境安全的相互渗透性也随着国际与
国内的联系而扩大,使得边境安全问题不可能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区域,而是会呈现
“内传和外溢”,进而出现跨境或跨国流动趋势。比如边境地区的森林火灾或者疾
⑦
⑤
⑥
病流行、 跨境能源安全问题、 跨境旅游或者非法越境等人口流动问题等。
(三)安全问题与发展问题共同交织
发展中蕴涵着安全,安全保障着发展,有时安全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发展的趋
势和走向推动了安全内涵的扩展并为安全注入新的问题。安全仍是边境治理的主要
内容,但发展为边境地区提供了方向,安全与发展密不可分。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
中介效应,使边境地区将主要的关注点从安全转移到发展,跨境次区域合作成为边
境地区各国主要的政策选择。跨境次区域合作不仅带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
展,而且也吸纳和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成为“去边缘化”的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的内涵被注入了发展的内容,安全不是“隔绝”“竖篱笆”,
① Nick Vaughan-Williams, “The UK Border Security Continuum: Virtual Biopolitics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overeign Ba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 Vol. 28, No. 6, 2010,
pp. 1071-1083.
② 参见胡守钧:《社会共生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3-15 页。
③ 叶自成:《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国意蕴》,人民网,2014 年 6 月 6 日,http://world.
people.com.cn/n/2014/0606/c1002-25114044.html。
④ 吴克明:《论习近平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载《观察与思考》2018 年第 6 期,第 18 页。
⑤ 夏文贵:《边境安全问题及其治理》,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6 期,第 65 页。
⑥ Mayurachat Watcharejyothin and Ram M. Shrestha, “Effects of Cross-Border Power Trade
between Laos and Thailand: Energ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Energy Policy, Vol. 37,
No. 5, 2009, p. 1782.
⑦ Susan L Bradbury, “The Impact of Security on Travelers Across the Canada-US Border,”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 26,No. 1, 2013, pp. 139-146;Beste Isleyen, “Turkey’s
Governance of Irregular Migration at European Union Borders: Emerging Geographies of Care and
Control,”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 Vol. 36, No. 5, 2018, pp. 849-866.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