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1902
P. 17

从共存安全到共生安全:基于边境安全特殊性的思考

                                                                         ①
            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构建,中国边境地区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也就是说,在
            国家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下,使得观念上的边界不再是
            单一维护国家安全的界线,而是在边界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种要素互动往来的空
            间,并且这种空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远离国家核心区的边缘地带,同时,边境在
            国家政策与地区自身发展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来说,
                                                              ②
            它在“推动中国沿边发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  边境通过自身的发展,也
                                                                   ③
            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互联互通起到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在国际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中,使得世界彼此联系不再拘泥于单
            一的国家层面,超国家、跨区域、区域、次区域、国家和地方政府等开始参与世界
            的发展与竞争。与此同时,国家边境关注自身发展的意识开始苏醒,过去对边境“界

            限感”的强调及对安全的单一性探讨已经无法满足边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边界的
            突破使得次区域、区域更好地进入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同时,国家互联互通、开放
            政策的引导,旧有垂直层级的打破,使得边境地区凭借其地理区位接触国际前沿并
            展开合作,促进跨境合作。以此,边境形态逐渐由避免“冲突对抗”的安全特征,
            转向安全与发展的协调并进。
                 从功能来看,边境由过去以屏障功能为主交替为以中介功能为主。边境的屏

            障功能和中介功能,根据不同的边界情况,二者在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展现特征的程
            度上有所不同。边境的最基本功能是屏障功能,传统的边境以军事和政治的硬性政
            策为主,再加上面临着安全的威胁,这种情况造成了边境成为经济运行、社会发展、
            物资流通、交通往来、人文交流的真空虚无地带。当边境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环境
            时,边界“篱笆”打开,固有界线冲破,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的频繁碰撞、摩擦与
                                                                                   ④
            互动,跨国关系的逐渐交织且依赖,传统领土概念所具有的排他性也随之降低, 因
            此,使得边境的屏蔽功能减弱,而中介功能凸显,“竖篱笆”变成了“交朋友”,
            跨界发展与合作成为常态。在边境这个区域内,多种行为体形成自下而上以资源交
            换为目的的互动,包括资源交换、人员往来、信息沟通、文化融合等。“虽然国家
            依然垄断关于谁和什么能够合法过境的边境管制权力,但其形式和做法有着明显的


                ①  宋涛:《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边境地理学研究框架》,载《科技导报》2018 年第 3 期,第
            49-54 页。
                ②  赵卫华:《“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新概念、新举措”研讨会综述》,载
            《国际问题研究》2015 年第 1 期,第 137 页。
                ③  姚璐、欧阳皓玥:《边境对“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探析》,载《教学与研究》2017 年
            第 2 期,第 79 页。
                ④ Friedrich  Kratochwil,  “Of  Systems,Boundaries,and Territoriality:    An  Inquiry in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e System,” World Politics, Vol. 39, No. 1, 1986, pp. 27-28.

            · 14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