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3期
P. 65

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研究

            个人因没有具体法律明文规定往往使对其惩罚流于形式,只能停留在道德维度。
                 另外,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只适合对简单国家安全事务的治理。2015 年颁布的
            新《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
                        ①
            任和义务”;   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贯彻执行国
                                                                               ②
            家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管理指导本系统、本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由此可
            见,新《国家安全法》把军事机关、公安机关、武警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各政党和
            各社会团体及各企业事业组织、公民与国家安全部门一样,都视为安全治理主体,
            因为,新《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把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相统一,
            这意味着任何组织和公民个人都要履行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否则就要被相

            关部门追究责任。另外,第三十九条直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履行“管理指导
            本系统、本领域国家安全工作”的安全治理主体责任。
                 在多元治理主体模式中,各安全治理主体之间构成平等关系,即其他组织和公

            民个人与国家安全职能机关一样都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安全治理的职责。
                 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多元治理主体是一种主动性治理,是国家安全治理主体对各自承担的安
            全职责各司其职。比如《反恐怖主义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
            实行工作责任制,依法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以及国务院、中央

            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根据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部署,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配合机制,依靠、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
                                                        ③
            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   由此可见,作为国家安全治理主
            体,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军队、武

            警、民兵组织等都要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做好反恐怖主
            义工作。多元主体治理的主动性源于每个治理主体都对国家安全负责,安全职责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
            07/01/content_2888316.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
            07/01/content_2888316.htm。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5-
            12/28/content_5029899.htm。
            · 54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