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29

先秦时期国家安全思想述论

                 孔子提出“正名”说,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确立的天下秩序,“君君,臣臣,父
                        ①
            父,子子”,  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是所谓
           “克己复礼”,这样社会才能恢复秩序,国家才能安全稳定。孟子明确建议君主行“仁

            政”,才能实现国家安全。荀子也强调:“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
                                                                           ②
            通,则慎率民而一焉。……如是则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  荀子又主张
           “隆礼重法”,君主推崇礼而尊重贤人,可以统一天下;重视法而爱民,可以在诸侯
            中称霸。

                                                                    ③
                 墨子认为“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  提倡推行贤人政治
            实现国家治理。他还提出“尚同”主张,认为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
            制度中存在等级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思想与行为规范不统一,“一人则一义,二人
            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导致“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进而“内者

            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
            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
                                                              ④
            一同天下之义。”“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  墨子的主张在当时显然不
            可能实现,但从中可以看出保持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的稳固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
            极端重要性。
                 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这一点往往被贴上“消极”的标
            签,实则不然。《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⑤
            我无欲而民自朴。”  民众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国家安全才能实现。因此统
            治者应该简化制度,实现国家的安全稳定:“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
                                                                       ⑥
            次,畏之侮之。……由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
            是人民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是能够使人民亲近和赞誉他,再次是使人民都畏惧

            他,最差的则会被社会所抛弃。如果统治者背道而驰,国家将会动荡不安。
                 先秦法家强调法治在实现国家政治安全中的重要性。管子认为:“安国在乎尊
                                               ⑦
            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 “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虽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136 页。
                ②  王先谦:《荀子集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35 页。
                ③  孙诒让:《墨子间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15 页。
                ④  孙诒让:《墨子间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15 页。
                ⑤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232 页。
                ⑥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70 页。
                ⑦  颜昌峣:《管子校释》,长沙:岳麓书社 1996 年版,第 135 页。
            · 10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