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1期
P. 105
2020 年第 1 期
第二,基于能源供需关系视角的能源安全研究。能源供需研究剔除了政治
局势、安全政策等政治因素,仅注重考察供需变化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因而具
有更强的功能性色彩。一方面,能源供需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和部分国家的能源
供需形势。能源供需失衡是能源不安全状态的深层次结构性诱因,其爆发和蔓
延往往颇为迅速、市场性恐慌则倾向于放大失衡的负面影响、政府和能源公司
很难以低成本的方式有效应对,因此供需关系研究长期占据着能源安全政策性
①
研究的核心议程。 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张宇燕等均指出全球能源
供需关系变化迅速,信息不对称、投资时滞以及其他不可抗力使得全球能源市
场长期在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之间回摆,这种供需关系的常态化动荡增加了能
②
源体系的易损性以及政府维持能源安全状态的成本。 另一方面,能源供需研
究还着重探讨能源供给国之间或消费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外交互
动或政策调整。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经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违约增
③
产,恶性的市场份额竞争致使该组织的限产保价行动效果不彰。 同样,查尔
斯·格拉泽(Charles L. Glaser)等则特别关注了中国愈发旺盛的能源需求对美
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进而指出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挤占了美国的能源进口空间,
并促使两国陷入能源安全困境。
④
总的来说,学界基于地缘政治和供需关系两种视角,对特定国家的能源安全现
状等进行了翔实的政策分析,也为能源争端如何升级为战争行动等提供了深刻的学
理阐释。即便如此,上述两种研究视角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
① 大量政策报告和市场报告致力于提供关于能源供需关系的现状描述与政策分析,例如:
国际能源署提供的《石油市场中短期报告》《全球天然气安全评估》;英国石油公司提供的《世界
能源展望》《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国际燃气协会提供的《全球天然气报告》《全球液化天然气报
告》,等等。
② [美] 丹尼尔·耶金:《全球能源安全》,单卫国、李春霞译,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 年
第 3 期,第 46 页;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载《世界经济》2007
年第 9 期,第 17-24 页;赵宏图:《全球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能源相互依赖时代的战略选择》,
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 年第 5 期,第 40-41 页。
③ 刘冬:《石油卡特尔的行为逻辑:欧佩克石油政策及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89-105 页;Jeff Colgan, “the Emperor Has No Clothes: the Limits of
OPEC in the Global Oil Marke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68, No. 3, 2014, pp. 603-604。
④ Charles L. Glaser, “How Oil Influences U.S. 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8,
No. 2, 2013, pp. 131-142; Daniel Yergin, “Ensuring Energy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Vol. 85, No. 2,
2006, pp. 71-72; Matthew Yeomans, “Crude Politics: the United State, China, and the Race for Oil
Security,” Atlantic, Vol. 295, No. 3, 2005, p. 48.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