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3期
P. 129

2020 年第 3 期




                                                                                        
               生物多样性议题安全建构的碎片化




                                                王思丹



                  【内容提要】 199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一并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与合作的重要制度性框架文件。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合作程度、社会认知深度、治理行动速度等都明显逊色。

               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迫切程度不亚于其他的全球性环境议题,但其议题安全化的分散
               性却不利于建构整体性的安全认知。生物多样性议题安全建构的碎片化体现在生
               态、治理目标、谈判、国家及其他行为体四个层面。生态层面是指生物多样性的安
               全认知;治理目标层面是指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爱知目标”与安全的联系;谈

               判层面包括资金机制、资源动员、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保护区以及主流化等
               议题;各缔约方及其他行为体层面不仅在各项议题上表达各自关切,同时也将生物
               多样性问题建构为粮食安全、水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安全等多元安全关注。

               生物多样性议题安全建构的碎片化导致了该问题虽然在话语上进入了安全领域,但
               是缺乏共同的安全认知,难以提供简明和清晰的治理目标和路径,不利于推动全球
               有效治理。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安全化;安全建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安全治理

                  【作者简介】  王思丹,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北京   邮编:100037)。
                  【DOI】10.14093/j.cnki.cn10-1132/d.2020.03.006
                  【中图分类号】 D815.5; E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4X(2020)

               03-0127-30



                    本文得到外交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全球治
               理”项目(项目编号:3162019ZYKD10)的资助。作者感谢《国际安全研究》两位匿名评审专
               家的审稿意见,文责自负。作者也感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邹玥屿老师的大力支持。
                                                                                    · 127 ·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