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3期
P. 139

2020 年第 3 期

               一阶段,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起到主要作用,政治化阶段则是由政府和跨国政府间
               机制主导问题的走向。另一方面,环境安全行为体具有多元性,是安全构建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角色。

                  (四)生物多样性安全化
                   国内外政治学界普遍关注气候变化政治、全球治理和国际谈判,较少社科学者
               系统性研究生物多样性议题。少数安全研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个别议题。比如,外

               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关注议题之一。中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在科学研
               究层面已经被证明为现存威胁,但是由于其威胁的直接感受程度和迫切程度不足以
               获得足够的重视,因此难以实现完全的安全化和获得优先的资源和权力。
                                                                                  ①
                   生物多样性议题的安全研究在使用安全化理论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缺陷。首先,

               生物多样性与其他环境议题相似,缺乏实质性的国家级安全行动和紧急措施。气候
               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议题,占据环境议题的中心位置。关于“气
               候安全”概念的讨论呈现增长趋势,但是,气候安全化停留在话语层面,目前还没

               有达到安全化理论要求的紧急行动和大规模安全行动。在以气候变化为主导的全球
               环境治理话语体系下,生物多样性问题甚至缺乏基本的公共关注和政治投入。其次,
               生物多样性议题的研究重点倾向于政策、治理、国际政治和谈判等研究领域,安全
               研究的关注程度较低。由于缺乏清晰的、统一的、可执行的、可测量的目标,生物

               多样性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科学研究层面,需要向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过渡。
                   因此,生物多样性议题的安全化研究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创新。第一,安全化
               理论强调的参照对象要分为四个层面:生态层面、治理目标层面、谈判层面和国家

               及其他行为体层面。第二,生物多样性谈判的议题与安全概念的联系。需要挖掘谈
               判文本是在何种议题下提及安全概念,进而分析何种安全概念被生物多样性谈判话
               语所接纳。第三,生物多样性的安全化过程需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与安全的话语连接。
               在非政治层面,分析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科研、媒体和其他行为体的话语领域。在政

               治层面,分析生物多样性议题是如何体现在政府报告、双边外交文件和《国家生物
               多样性报告》等政策话语。在安全层面,一方面,需要分析安全概念是如何与生物
               多样性议题相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国家安全报告等文件是如何阐释生物多样

               性议题以及生态系统、物种、生物基因等相关主题。中国安全议题的扩展正是由于



                  ①  齐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安全化进程分析》,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第 49-50 页。
                                                                                    · 137 ·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