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5期
P. 11

2020 年第 5 期

               祉的基础性、根本性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人民和国家
               获得充足的、可支付的、可靠的能源供应,防止能源危机对人民和国家的冲击与影
               响,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应有之义。在此意义上的能源安全就是一项国家纯公共产

               品,它满足对其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分割性等特征。
                   3.  能源供给安全的俱乐部产品属性
                   1973 年和 1979 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

               能源安全的公共属性开始从国家层面向地区或跨区域层面转变。1974 年,国际能
               源署成立,由主要能源进口国和消费国组成,其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的能源政策,
               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定应急分摊计划,加强生产国与
               消费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这使得能源安全具有“俱乐部产品”的特征,能源进

               口国和消费国应对能源供应安全的做法反映了“集体能源安全思想”。实践经验
               证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国际能源署有效应对了能源供应安全。“俱乐部产品”
               内部成员之间对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从外部来看,“俱乐部

               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效应,会引发较多的搭便车行为。除国际能源署成员国
               外,全球其他地区和国家也从能源供给保障和能源市场稳定中获益。同时,全球
               其他地区和国家也在学习和仿效国际能源机构的能源安全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
               善能源应急机制,强化能源安全保障。从国际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区域一体化和

               全球化的推进,能源供应安全也不断成为一项国际共同诉求,各能源进口国都追
               求能源的可获得性、可支付性、运输安全性及环境可承受性。理论上,在对能源
               安全的诉求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国际能源安全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非分割

               性、外部性效应和联谊性等特征。
                   4.  能源需求安全的准公共属性
                   长期以来,国际能源安全研究强调的是能源进口国和消费国以可支付得起的价
               格,获得源源不断且供应充足的能源,防止能源供应中断和能源危机成为能源安全

               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的能源需求安全保障问题。国际能
               源安全的历史经验表明,能源安全不仅是能源进口国的供应安全,也是能源生产国
               的需求安全问题,只有生产国的市场需求安全得到保障,国际能源市场才能均衡和

               稳定发展。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暴露了能源安全的风险,“逆向石油危机”也
               显示了能源安全面临危机,不仅对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且对全球能源工业和世界经
               济具有重大冲击和负面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国际石油供过于求,油价暴跌,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员国首次提出油价稳定和出口不受影响的能


                                                                                      · 9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