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5期
P. 42
合成生物学时代:生物安全、生物安保与治理
①
产生物或化学毒素或作用于神经的生物制剂等。 已有文献报道表明,科学家可
②
以利用酵母的发酵过程生产阿片类物质,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海洋芋螺毒素等。 ③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重叠程度逐渐增加。在国际社会对
化学武器规范重视程度有所减弱的情况下,人们对使用生物方法制造药物或化学
毒素作为武器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
更多的恶意行为体参与制造生物武器,而对其预测和防御的难度更大。传统的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仅为少数国家拥有,且材料(如核材料)的数量相
对固定,因而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加以监控和管制相对容易。而生物材料可以
通过培养扩增,一些致病性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能够在网络上免费获取,合成基
因组的原材料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基因合成公司购买获得。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
展,知识增量的扩大,生产成本的降低,且技术使用逐渐平民化,原始材料的广
泛可及,制造“穷人原子弹”相较于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和化学武器而言则更为
④
容易。 同时,生物技术具有两用性,可用于有害或有益的目的,这使新生物战
⑤
争制剂可用于实现大范围的袭击,极大地增加了风险预测和防御的难度。 这样
的发展趋势或许更令人担忧。
2.生物恐怖威胁问题
恶意行为体利用生物武器制造严重生物恐怖事件,一直是公众、媒体、安全
界等担忧的问题。尤其是 2001 年 10 月美国发生的炭疽事件,已经使生物化学武
器恐怖袭击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担忧的现实威胁。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学
的研究设计与制造分离加深,技术的可及性提高,研究开放性加大,基于合成生
物学的生物战剂的制备将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它会大幅度增大发生严重生物
① Diane DiEuliis and James Giordano, “Why Gene Editors Like CRISPR/Cas May be a Game-
Changer for Neuroweapons,” Health Security, Vol. 15, No. 3, 2017, pp. 296-302.
② Stephanie Galanie, Kate Thodey, Isis J. Trenchard, Maria Filsinger Interrante and Christina D.
Smolke , “Complete Biosynthesis of Opioids in Yeast,” Science, Vol. 349, No. 6252, 2015, pp. 1095-
1100.
③ Zhu Xiaopeng, Bi Jianpeng, Yu Jinpeng et al., “Recombinant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onotoxin LvIA in Escherichia Coli,” Marine Drugs, Vol. 14, No. 1, 2016, p. 11.
④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Crafting Strategies to Control Biological Weapons, New
York: Carnegie Corporation, 2009, p. 2.
⑤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of the US, The Darker Bioweapons Future, November 3, 2003,
https://fas.org/irp/cia/product/bw1103.pdf.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