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69
2020 年第 6 期
就西方国家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而言,在该复杂语境中,中国崛起的真相反
而“一是中国的制度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没有向资本主义靠拢。另外一个是东
①
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并没有趋同于西方的政治价值观”。 中国的全面发展体现了
中国发展语境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威胁论”是冷战思维鼓吹者的产物,是跨文化
语境中的偏见,代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一贯看法,不利于开展国家间的合作。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社会应对文化差异的一种消极态度,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
否认中国文化的优点。其实,正是文化差异构成了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人们愿
意尝试文化差异带来的体验,是出于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因此应该加
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合作,通过翻译帮助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构建一个多
元和谐的跨文化语境,而不是片面肯定或否定某一种文化。
(二)“中国威胁论”的两种范式语境
西方国家竭力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脚本。在西方
政界和智库人士中,“中国威胁论”多年来一直甚嚣尘上。从“黄祸”“红祸”到形
形色色、不一而足的“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历久不衰,并且根据其政治需要,不
断翻新花样,变换版本。就近些年而言,“中国威胁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
方面,赤裸裸地渲染“中国威胁论”,担忧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走向极端;另一方面,
给“中国威胁论”披上新装,有意拔高中国的各项能力,开始“捧杀”中国。
第一,随着冷战结束,中国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继续存在,中国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高速增长和国力快速提升,“中国威胁论”开始在国际上“泛滥”。一
个“强大中国”的范式正在取代“弱小中国”的范式,成为西方传播“中国威胁论”
的思想基础,以至又出现如何“防范”中国的热议。此等言论,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
安全。例如,2017 年 12 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于中国的描述,“中
②
国和俄罗斯意图塑造一个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的世界”, 这明显将中国视
为竞争对手,认为中国以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来发展自己的实力,把中国的崛起视为
破坏地区和平、改写国际秩序的霸权主义。作为跨文化传播前哨的翻译人员更要特别
警惕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警惕对中国文化的“妖魔化”。
第二,开始“捧杀”中国,也就是有意拔高中国的各项能力,意欲让中国朝着
这个方向拼命走。2008 年伊始,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与参与国际事
① 莉雅:《美前高官驳斥中国威胁论:中国决不会主宰世界》,人民网,http://military.people.
com.cn/GB/7011746.html。
②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 p. 25.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