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72
跨文化翻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研究
①
利的方式改写地区秩序。”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Kiron
K.Skinner)说:“这是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
②
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我们将第一次拥有一个非白种人的大国竞争对手。”
基伦·斯金纳是要将中美贸易摩擦归因于文明冲突,用人种差异来区分中美关系与
美苏冷战时期的关系,是带有“欧美中心主义”的“种族主义中国威胁论”。她用
“a fight within the Western family”来形容美苏冷战时期的关系是西方世界的内部矛
盾,用“非白种人”排斥中国。非白种人即黄色人种,而黄色在西方象征着病态,
更容易引起西方社会的恐惧心理,通过“白种人”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加强
“中国威胁论”的语境,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文化的普世主义有悖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会损害其他文明的价值观。美国
意图改造非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思想,必然导致文明之间的碰撞。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政府在 2017 年 12 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坚持推
行“美国第一”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强调美国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
点,用一种带有偏见的眼光评价中国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在亚太地
区的一系列举措会削弱其他国家的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美国政府对那些“威胁”
到“美国第一”的国家非常敏感,认为中国有挑战“美国第一”的意图,不惜以贸
易制裁的手段迫使中国为美国的利益让步。中美贸易冲突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在经
济领域的实施,“美国第一”的单边主义思想是遏制中国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把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各个国家已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
③
济”, 充分证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的国际合作关系,倡导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仁政”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提倡“一带一路”的
共同发展观,为欧亚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因此,翻译人员应当注重翻译
中国和平发展的相关素材,为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传播新时代的“中国声
音”,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传播的跨文化翻译语境。
除此之外,要加强中国文化和理念的对外翻译工作,严格要求对外翻译中的用
①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2017), p. 25.
② Tara Francis Chan,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on China Threat: for First Time U.S. Has ‘Great
Power Competitor that is not Caucasian’ ,” Newsweek, February 2, 2019, http://www.newsweek.com/
china-threat-state- department-race-caucasian-1413202.
③ 习近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
坛全会上的致辞》,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9/0608/c1024- 31125369.html。
·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