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87

2020 年第 6 期

               中国应呼吁文化产品“走出去”,鼓励翻译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首先,要做到提
               升跨文化翻译的水平,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翻译出去。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运
               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手段,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准确传达中国文化

               的内涵,同时确保海外受众走近、了解和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翻译要行文流畅,
               贴近现实生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更多的海外消费者;翻译要注重传达细腻
               的情感和文化产品的深层底蕴。其次,要翻译精品文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

               品进行翻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特色文化产品,使其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符号,推动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最后,跨文化
               翻译也应当搭建规范化、高水平的翻译平台,严格把关精品文化和翻译水平,同时
               准确把握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


                                              五  结语


                   文化安全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即使在和平的跨文化语境下,也应当居安
               思危,将其作为国家安全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当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抵
               制西方的文化霸权,通过提高跨文化翻译的质量,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传播中国
               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对糟粕文化的自觉屏蔽。要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就要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尊重文化间的差异,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
               翻译策略,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要确保译语的可读性,从中国文化“走
               出去”提升到“走进去”,让西方国家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生活方

               式。跨文化翻译应当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
               保障,把文化语境意识同文化安全观结合起来,培养翻译人才的文化安全意识,在
               翻译活动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中国文化安全建设。当前,中国走向民族复兴
               之路,保持了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政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但是同时也应当申明

               传统文化的主权地位,削弱外来文化的恶意渗透。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不可动摇,要坚持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坚定走出去的信心,通过跨文化翻译让世
               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筑起抵御腐朽文化的安全屏障。

                                                                 【来稿日期:2019-09-06】
                                                                 【修回日期:2020-01-04】
                                                                    【责任编辑:齐   琳】




                                                                                     · 85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