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2期
P. 111
2021 年第 2 期
中撤销对盟国的支援,但这样会降低盟国在联盟中的价值,从而导致背叛,因此出
①
现联盟成员深陷其中的安全困境。 有观点认为,一国如果不想“被抛弃”,则需
要采取合作的策略,严守联盟承诺,但该国在降低被盟友抛弃风险的同时,也会增
加自己被盟友牵连的危险;反之,如果该成员国不想“被牵连”,采取相对疏离的
②
联盟策略,那么其被盟友抛弃的风险就会增加。 有专家指出,同盟政治中存在安
全困境,只有当国家之间出现国家利益的重合性时,同盟才有可能形成,但盟友利
益的重合度随着时空的转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盟友之间的冲突和博
③
弈。 有学者提出,联盟内部始终面临着两难困境:过于紧密和过于松散的联盟状
④
态都会给国家安全造成某种形式的不稳定; 联盟各方对威胁认知的改变、盟国信
⑤
誉下降、国内政治影响是导致联盟走向瓦解的主要原因; 战争方式、战略妥协、
国内政治和威胁消失是美国亚太联盟体系松动或瓦解的主要原因; 随着美国亚太
⑥
盟国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形成了美国对亚太盟国的“承诺难题”和“约束困境”,
⑦
使得美国“被牵连”和其亚太盟国“被抛弃”的双重困境不断显现。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新同盟困境理论。新同盟困境认为,如果同盟成员与同
盟对手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那么就会出现某一盟国与同盟对手收益共损的现象,
即因为安全上的对抗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如果成员国为了维护同盟存在的基础而
不断强化与对手的敌意,那么它们与对手之间的经济关系必定会受到冲击,并且,
① 王帆:《联盟管理理论与联盟管理困境》,载《欧洲研究》2006 年第 4 期,第 111-125
页;李凡:《冷战后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同盟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40-242 页。
②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载《当代亚太》2012 年第 3 期,
第 15-16 页;周方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 年
第 11 期,第 18-19 页。
③ 韩献栋:《同盟政治的安全困境——连累抛弃模型的解释力及其局限》,载《国际论坛》
2006 年第 5 期,第 19-25 页。
④ Glenn H. Sny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 36, No. 4,
1984, pp. 461-495.
⑤ Stephen M. Walt, “Why Alliances Endure or Collapse,” Survival: 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Vol. 39, No. 1, 1997, pp. 156-179.
⑥ 左希迎:《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会走向瓦解吗》,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年第 10 期,
第 48-73 页。
⑦ 凌胜利:《双重困境与动态平衡——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与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选择》,
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 年第 3 期,第 74-77 页;左希迎:《承诺难题与美国亚太联盟转型》,
载《当代亚太》2015 年第 3 期,第 12-18 页。
· 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