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2期
P. 35
2021 年第 2 期
①
于拥有核武器的双方为寻求避免两败俱伤而产生的共同利益。 此外,“纯威慑”
理论强调,核武器唯一的作用就是威慑,而很难产生其他的政治影响(例如威逼胁
②
迫对手)。 因此,只要具备二次打击能力,国家将享有充分的主权和安全。而核
军备是否处于均势并不能影响核威慑的效应,争取核优势也不能为国家带来更大的
③
政治优势或是谈判筹码。
第二,核武器应该扩散。华尔兹作为这一观点的旗手认为,只要国家感到不
安全并认为获得核武器能够确保自身安全,那么美国阻止核扩散的努力就不会成
④
功。 既然核武器只能被用于威慑,美国就应该积极支持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因
为这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谨慎行事并消除传统的安全困境。正如华尔兹的新现实主
义突出结构和体系的作用,而把国家行为体抽象成受体系影响的各个同质化的单
元,“纯威慑”理论也把核武器视作一种具有普遍强大威慑力的武器,且不论国家
的历史、地理、文化和政体如何,核武器的存在本身都将约束其战略选项和行为。
在此基础上,整个国际社会将逐步形成一种自我慑止的文化,以至于最终需要被威
⑤
慑的对象都寥寥无几。
第三,核武器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从攻防平衡的角度来看,核技术革命对于
防御极为有利,以至于其他关于核武器本身的性能以及核态势等影响因素都变得相
⑥
对不那么重要。 只要防御的一方拥有核武器,那么,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核武器,
以何种形式存储,以何种形式发射,都意味着征服变得几乎不可能。 只要核武器
⑦
⑧
存在,就会促使国家更加谨慎地动用军事力量。 因此,随着核武器的扩散,国家
① Thomas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Thomas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② Robert Jervis, The Illogic of American Nuclear Strate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p. 12; Todd S. Sechser and Matthew Fuhrmann, Nuclear Weapons and Coercive Diplom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p. 6.
③ Robert Jervis, “Why Nuclear Superiority Doesn’t Matt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94,
No. 4, 1979/80, pp. 617-633.
④ Scott D. Sagan and Kenneth N. Waltz,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n Enduring Debate,
New York: W.W. Norton, 2012, p. 37.
⑤ Scott D. Sagan and Kenneth N. Waltz,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n Enduring Debate,
New York: W.W. Norton, 2012, pp. 21-22.
⑥ Charles L. Glaser and Chaim Kauffman, “What Is the Offense-Defense Balance and Can We
Measure I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4, 1998, pp. 5-6.
⑦ Stephen Van Evera, Causes of War: Power and the Roots of Conflic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178.
⑧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2001, p. 129.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