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2期
P. 67

2021 年第 2 期

                                    ①
               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B-2 隐形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打击武器纷纷入役美国核武
               库。上述部分型号武器至今仍是美国战略核武库的主战武器。
                   除了拥有完备的战略进攻武器系统之外,美国还有较为先进的战略防御体系。

               由预警卫星、X 波段雷达、地基拦截弹和作战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组成的国家导弹防
               御系统,与由美国陆军使用的末端导弹拦截系统、海军搭载“宙斯盾”系统的水面
               作战舰艇组成的战区导弹防御网共同构成了美国的战略防御体系。近年来,太空领

               域在美国战略防御中的地位愈发加重。“国防支援计划”(DSP)是美国早期的卫
                           ②
               星预警计划,   为了应对美国所谓对手不断提升的弹道导弹威胁,1997 年,美国
               开始研发建造天基红外系统(SBIRS),低轨、高轨和静止轨道三种卫星组成的红
               外预警星座是美国现阶段的主要太空预警设备。2018 年 5 月,美国空军启动了新

               一代预警卫星项目,即“过顶持续红外”(OPIR)预警项目,该项目更加关注预
                                          ③
               警卫星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  2019 年,特朗普政府在《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中
                                                                                      ④
               强调要加强太空反导能力,提出要建设定向能武器系统、部署天基拦截器等。
                   从 1964 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才具备起码可信
               的对美威慑能力。1980 年,中国向南太平洋地区试射了“东风-5”型运载火箭,
               这是中国具备核威慑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学者把 1984 年第二炮兵部队开始
               担负战备值班、作战部队具备独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能力视为中国具备核反击能力

               的标志。   虽然中国的国防实力尤其是战略攻防能力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⑤
               但是相较美国自冷战起打造的由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战略预警、战略防御和
               复杂的指挥控制系统组成的核作战体系以及战略攻防作战经验仍存在差距。直至今

               日,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核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中美核实力、战略攻防能力存在差
               距是客观事实。


                  ①  该型号导弹在美俄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后逐步撤装,2005
               年退出现役。
                  ②  该计划通过部署在地球各大洲上空的 5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4 颗工作、1 颗备份)来实
               现对导弹尾焰信号的监测。
                  ③  王云萍:《美国天基红外导弹预警技术分析》,载《光电技术应用》2019 年第 3 期,第 1-7 页。
                  ④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9
               Missile Defense  Review, 2019,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an/17/2002080666/-1/-1/1/2019-MISSILE-
               DEFENSE-REVIEW-little.pdf;  何奇松:《特朗普政府〈导弹防御评估〉评析》,载《国际论坛》
               2019 年第 4 期,第 45-59 页。
                  ⑤  吴日强:《少量核武器情形下的战略稳定性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年 5 月,
               第 56-57 页。
                                                                                     · 65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