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41
2021 年第 3 期
相符的案例在多大程度上对理论可靠性提出挑战。只有能够证明这些在结果或进程
上具有形式化差异的“最不可能”逆向案例在本质上仍属于“从属侧施压”理论的
解释范畴,才能够廓清该理论所能达到的解释力边界、优化理论解释体系的变量结
构,进而确保本项研究所提出的假设体系在现实操作中的可靠性。最后,有必要再
次重申本文在概念界定时对联盟外延边界的一个扩展,即“从属侧施压”的对象不
仅包含具有正式条约义务的军事同盟(Alliance),也包含不具有条约义务的非正
①
式的准安全联盟(Coalition)。
(一)核心变量检验:“摩洛哥危机”与“英法协约”关系的强化
“英法协约”是指 1904 年 4 月 8 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缓和关系的协
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共同威胁。从文本的字面角度讲,“英法协约”并非是具有
明确假想敌且带有正式义务条款的军事同盟。因此,“英法协约”的达成与其
说让德皇威廉二世感到紧张,不如说让他感到不悦。虽然德皇并不认为“英法
协约”具有结盟的性质,但在法德矛盾长期固化、英德矛盾逐渐激化的背景下,
英法矛盾的化解为两国实现战略协作打开了重要的大门,进而可能冲击德国在
欧洲地区的权力优势。为了避免英法进一步战略接近,德国外交决策部门试图
通过向法国施压的方式,证明英国并不是一个在关键时刻值得信赖的可靠盟
友。这种“从属侧施压”一方面可以破坏墨迹未干的“英法协约”,另一方面
可以令法国趁早放弃追随/借助英国制衡德国的念头,并转而向德国的友谊靠
拢。摩洛哥问题恰恰给威廉二世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理由。在摩洛哥问
题上挑起争端既能够令法国难堪,也能够证明英国的支持既不切实际,也没有
效用。
自法俄结盟以来,德国向法国挑起战争危机的最大顾虑都来自于俄国。因为只
要法俄同盟存在,德国就很难找到机会对法国施加战争威胁。1905 年,所有时机
仿佛对德国都更加有利。因为恰恰在这一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因战败而陷入自身难
保的境地。俄国的惨败为德国利用摩洛哥危机羞辱法国、进而离间日益紧密的英法
关系提供了重要机遇。
法国单方面控制摩洛哥违背了 1880 年 7 月 3 日在西班牙签订的保障其独立的
《马德里公约》,这为德国送上了利用危机向法国发难、借以证明“英法协约”无
① Amold Wolfers, Alliance Policy in the Cold War,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9, p. 3.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