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52
从属侧施压:同盟强化还是同盟瓦解?
扩军备战导致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又不
愿增税或减少国民福利。因此,其面临的财政压力非常巨大。1938 年,德国国
民收入为 170 亿美元,远低于英法的 320 亿美元。更令德国焦虑的是,彼时德
国国防开支已经占到了国民收入的 23.5%,而英法则分别只有 5.7%和 9.1%。通
过 1937 年 11 月 5 日记录希特勒内部会议讲话的“霍斯巴赫备忘录”——希特
勒判断,在英法开始重整军备的情势下,如果不能在 1943 年前抢先发动战争,
①
那么形势将变得越来越不利于德国 ——可以发现,德国在这场战略竞争中具
有明显的趋势焦虑。
在苏台德危机爆发时,英法虽然实力略微占优(1),但在重整军备的趋势上,
②
英法则比德国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1)。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自 1938 年英法
开始认真地考虑重整军备以应对未来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以后,它们在“苏台德危机”
时还要选择继续推行绥靖政策。首先,英法两国通过《凡尔赛和约》狠狠地羞辱并
肢解了德国后,两国作为一战后的“扩张盈利”方,其风险偏好日益趋向保守。日
渐衰微的英国不愿为讲德语的苏台德区卷入一场即便胜利也可能导致整个大英帝
国分崩离析的世界大战。因此,它明确拒绝支持法国在东欧地区因其结盟义务而卷
入的战争冒险。对于法国来讲,它也是《凡尔赛和约》的巨大获益方。如果仅仅以
绥靖主义的形式回吐一小部分利润就有机会保住大部分利益,那么法国也没有动
力为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卷入全面战争。加之苏台德区还是一战后战胜国傲慢地乱
点鸳鸯谱的结果:从奥地利强制切割给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裔人口为主的地区——
符合“争议区为敌方心理账户中的成本亏损”——因此,法国的介入盟友危机意愿
才明显不足。
总之,“苏台德危机”是英法心理账户中的盈亏边界线,也是考察对德绥靖政
策是否有价值的最后一块试金石。如果德国目标有限并能够通过绥靖政策而得以安
抚,那么就不仅可以成为维护欧洲地区和平的基石,也可以成为“祸水东引”并在
中欧地区对抗苏联的堡垒。如果德国是一个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的国家,对其绥靖
也有利于英法争取重整军备的时间。
① 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63, p. 169.
② Norrin M. Ripsman, Jeffrey W. Taliaferro and Steven E. Lobell, Neoclassical Real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 48.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