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123
2021 年第 5 期
是共有文化,正越发为各国人民所认可,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因而,本文
①
引入了“发展”这个关键性变量,探究发展区域主义是如何参与、影响和塑造区域
安全复合体的,尝试提供一个包括“发展”在内的“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动态
分析框架, 并以湄公河下游合作这个经典的发展区域主义实践为案例,探讨发展
②
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塑造中的角色作用。
一 发展—安全互动的演进:一种区域分析视角
发展与安全是当代社会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元概念,在学术研究中,这两个概念往
往分属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低级政治的领域,等同于经济增长,是
① 关于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安全或者和平的研究,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
成果,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些研究大致包括两类情况:关注东亚的消极和平与安全(即
避免冲突,没有战争的情况)以及东亚的积极和平与安全(即促进合作共赢的持久和平情况)。
前者如陆伯彬(Robert S. Ross)从现实主义角度,关注中美间的权力平衡;穆提亚·阿拉加帕
(Muthiah Alagappa)等人从安全规范与制度的角度,考察东亚的安全秩序等。而更一般地,东
亚的积极和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比如本杰明·E.戈德史密斯(Benjamin E. Goldsmith)从
自由主义角度出发,关注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对和平的促进;埃尔维拉·博贝科娃(Elvira
Bobekova)等人从新制度主义出发,强调经济合作制度创建和扩散对东亚和平的影响;阿米塔
夫·阿查亚(Amitav Acharya)、蒂莫·基维姆斯基(Timo Kivimäki)等人则从社会建构主义出
发,强调社会身份、发展和平互动、互不干涉、非正式外交和东盟国际关系整体方式的规范的作
用。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对于东亚和平与安全的研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安全转向,包括
郑先武的安全区域主义理论、魏玲的“东亚发展和平”概念都是这一代表。参见 Robert S. Ross,
“The U.S.-China Peace: Great Power Politics, Spheres of Influence, and the Peace of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3, No. 3, 2003, pp. 351-375; Benjamin E. Goldsmith, “A Liberal
Peace in Asia?”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44, No. 1, 2007, pp. 5-27; Amitav Acharya, “Will
Asia’s Past Be Its Fut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8, No. 3, 2003, pp. 149-164;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2001; Timo Kivimäki, “The Long Peace of ASEA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8, No. 1, 2001, pp. 5-15; Muthiah Alagappa, ed., Asian Security Order: Instrumental and
Normative Features, Redwood Cit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Wei Ling, “Developmental
Peace in East Asi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do-Pacific,”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96, No. 1, 2020,
pp. 189-209; 郑先武:《安全、合作与共同体: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② 在这个动态分析框架中,“发展”与“安全”是两个重要的变量,而区域主义视角下两者
的进程分别是发展区域主义与安全区域主义,两者紧密相联又有所区别。本文研究主要选取发展
区域主义作为自变量,探讨其对区域安全以及整个区域发展—安全互动的影响。同样地,安全或
者说安全区域主义也可以成为研究区域发展—安全互动的变量与视角,关于安全区域主义及其与
发展区域主义的关系,可参考郑先武:《安全区域主义:一种批判 IPE 分析视角——比约恩·赫
特纳“新区域主义方法”述评》,载《欧洲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27-44 页。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