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144

发展—安全互动演进的区域逻辑:以湄公河下游区域为例

            易条约,并同越南保持“特殊关系”;泰国政府在 1988 年提出“从战场到市场”的
            口号,致力于强化同中南半岛三国的发展合作关系;越南也提出“革新开放”,并
            同诸多东南亚国家签订贸易条约;即使是仍然分裂、饱受战火的柬埔寨,也同区域

            各国保持着大量的非正式的经贸联结。   总的来说,这些以双边合作为主要形式的
                                                ①
            发展合作仍然是片面和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机制来协调统合,但这些发展互动表明,
            区域关注的中心正从安全向发展转移。

                 1992 年,亚洲开发银行主导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确立下来,它是冷战结
            束以来湄公河下游区域持续最久的发展区域主义运动。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将湄
            公河下游区域与上游的澜沧江区域整合联结在一起,因而,次区域合作虽然不是专
            门针对下游区域的合作机制,却是下游区域最重要的发展合作平台。在实践层面,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了数量庞大的项目计划,这些计划以“经济走廊”项目为
            核心,构成一个兼具软、硬基础设施的区域综合网络,涉及交通联运、城镇发展、
            企业投资等诸多方面,覆盖整个湄公河下游区域。在规范层面,早在 1996 年,大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便确立了以各国部长会议为决策主体、各部门专题论坛与工作小
            组为执行主体的双层管理体制,以合作机制为平台促进各国政府间人员与机构的对
            话交流。2002 年,第一次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领导人峰会的召开更是将各国间的
            合作推进到了空前高度,各国确认了“以区域一体化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增长、

            公平和繁荣”的合作目标。总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以“次区域主义”为根本
            目标和方法论的发展合作运动,通过贸易、投资和人员的紧密跨境互动,促进不同
            国家相邻地区的整合与联结。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成功,充分印证了区域内越发

            紧密的相互依赖,人们对资源开发、水资源管理、发展援助以及与邻国有关的地方
                                               ②
            政治关切等领域的期望逐渐趋于一致,  发展议题与政治—安全议题正紧密地联结
            在一起。
                 除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冷战结束后重新成立的湄公河委员会是湄公河下游

            区域内发展合作的又一个代表。1995 年,四个湄公河下游国家重新聚到一起,签
            署《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重新建立新的湄公河委员会。它由四个成
            员国部长组成的理事会以及技术专家和规划人员组成的秘书处构成。与最初强调水

                ①  David Murray, “‘From Battlefield to Market Place’ -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Mekong Zone,” Geography, Vol. 79, No. 4, 1994, p. 350.
                ②  Abigail Makim, “Resources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Mekong, 1957-2001,”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cy,
            Vol. 11, No. 1, 2002, p. 8.

            · 142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