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149

2021 年第 5 期

               同时也给区域各国带来了相应的竞争和安全的问题,可以说湄公河下游区域具有
               巨大的发展—安全互动潜力,各国间的合作运动也具有湄公河中心性。但是,湄
               公河的中心性并不止于它是各国发展与安全互动的起点与背景板,更是区域进程

               不断深入的动力与未来。以湄公河为根基,衍生出一系列诸如贸易、通信、环保、
               卫生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次生议题,这些议题也正不断拓展着下游区域主义的深度
               与内涵。随着合作的进展,湄公河不断转化、衍生出更多和平资源,成为区域增

               长、发展和一体化的一种中道力量(neutral force)。   而湄公河的可持续发展,
                                                                ①
               更是关系着整个区域的未来,关系着湄公河沿岸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各国人民、
               社会与政府通过湄公河这一纽带,彼此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
               共同体。整个湄公河下游区域融合进程正是以湄公河为中心的发展—安全复合体

               循环互动与自加强的过程(参见图 6)。

















                             图 6  以“湄公河”为中心的湄公河下游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湄公河下游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又是多元的,这首先体现在互动主体的多元
               上(参见表 3、表 5),而对整个复合体来讲,主导力量的多元决定了整个发展—安
               全互动的多元性,包括区域内的湄公河下游国家,与下游紧密联系的上游国家,域
               外的日、美、韩、印等国以及亚开行、东盟这样的国际/区域组织,都在下游区域的

               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导力量的多元也推进了互动机制的多元,这集中体现在
               区域合作机制的多样上,各种不同国家/组织主导的合作对话机制构成百花齐放、多
               轨并行、齐头并进的发展区域主义制度体系(参见图 7)。这些机制与实践虽然成员、


                  ①  Karen Bakker, “The Politics of Hydropower: Developing the Mekong,” Political Geography,
               Vol. 18, No. 2, 1999, p. 210.

                                                                                    · 147 ·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