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107
2021 年第 6 期
与战争/和平或冲突/合作不同,和解(reconciliation)是国家间关系中一种典
型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国家间互动形式。和解是
经历了长期冲突体验的行为主体之间“在冲突解决(conflict resolution)之后,敌
对双方友好与和谐关系的重建,或者说双方将敌对与仇恨关系转变为友好与和谐
①
关系”。 人们经常容易把和解与和平相混淆,事实上,它与和平是有显著区别的。
其一,和解是发生在那些有严重历史恩怨的“宿敌”或“世仇”国家之间,如存在
长期的战争或者殖民经历,而非指所有曾经发生一般对抗或短暂冲突的国家重新站
在一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会说“德法要和解”却很少说“法意和解”,
会说“日韩要和解”却很少说“日澳和解”。其二,和平可以仅仅靠利益来实现,
而和解却不能。和解不单单是赔款、归还领土或签订停战协定等物质层面上的冲突
解决,更涉及民族心理和精神创伤的愈合,这恰恰是说明为什么道歉和宽恕在和解
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道歉构成了和解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三,和解具
②
有过程性,往往是一个从冷和平走向暖和平、从不稳定和平走向稳固和平的长期过
程,结果是国家间的友好与合作变得不可逆。
③
正是因为和解的特殊性,它成了经历过冲突的国家间关系从冲突走向和平与合
④
作的关键, 可以说,没有和解就没有冲突之后的持久和平。无论是在国内政治还
① Yaacov Bar-Siman-Tov, “Dialectics Between Stable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 in Yaacov Bar-
Siman-Tov, ed., From Conflict Resolution to Reconcil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72.
② 道歉在国际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尽管也有争议,但被认为是恢复受害者名誉与弥合心
灵创伤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为何 1970 年时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受害犹太人纪念碑前惊天
一跪对联邦德国与波兰关系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为何亚洲受害国家会不断要求日本就侵略
历史进行反省和道歉的原因。关于国际关系中的道歉与和解,详细参见 Raymond Cohen, “Apology
and Reconcil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Yaacov Bar-Siman-Tov, ed., From Conflict
Resolution to Reconcil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77-195。
③ 冷和平或不稳定和平一般指国家之间暂时结束冲突后仍有可能重新陷入冲突的状态,而
暖和平或稳固和平主要是指国家之间解决了潜在的矛盾或冲突点,冲突已经不可想象,这是一种
巩固了的和平状态。更加详细的解释可以参考唐世平:《和解与无政府状态的再造——基于六部
作品的批判性综述》,载《国际政治科学》2012 年第 1 期,第 63-64 页;Yinan He, The Search for
Reconciliation: Sino-Japanese and German-Polish Relations Since World War Ⅱ,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15;Benjamin Miller, “The Global Sources of Regional
Transitions from War to Peac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8, No. 2, 2001, pp. 199-225。
④ 和解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既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结果。作为
过程的和解是国家间为实现从敌对到友好关系转变所展开的积极互动;作为结果的和解是长期积
极互动所带来的国家间关系的有意义变化,一定程度上与和平的概念存在重合。参见王高阳:《理
解国际关系中的“和解”:一个概念性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 年第 2 期,第 112-114
页;Yaacov Bar-Siman-Tov, “The Nature of Reconciliation as an Outcome and as a Process,” in
Yaacov Bar-Siman-Tov, ed., From Conflict Resolution to Reconcil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7。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