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45
2022 年第 4 期
(Known Unknowns),即无政府状态下,其他国家意图的不确定性会被理性国家
自动转化为最差情形,进而根据最坏情形采用“确定”方式(自助式权力积累)
获取安全。 因此在原子式的物质安全理论框架下,理性国家不仅能够明确地感
①
知到恐惧对象是其他拥有军事资源的国家,也知道化解恐惧情绪/情感的手段是
权力最大化。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家本体不安全是指当国家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出现重
大变迁,或关键情境引发国际秩序“失范”时,国家对自身身份认同或与“他者”
关系出现的“不确信感”。“不确信感”是触发国家“焦虑感”或“羞耻感”等负
面情绪/情感的前提,是导致国家陷入“本体不安全”状态的关键机制。处于本体不
安全状态的国家认为其他国家具有破坏“自我—他者”信任关系的主观意图,导致
“主体间性”安全观念结构和整体安全环境的恶化。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恐惧的对
象是确定且具体的,焦虑的对象是抽象且游离的,这就意味着影响国家本体安全的
主要因素是非实体性的,其修复过程也更为困难和复杂。
②
(三)国家本体安全获得的两个维度
国家本体安全理论强调稳定而连续的国家身份叙事和“自我—他者”信任关系
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生态的重要影响。国家本体安全的获得取决于两个维度:
其一,国家自传式叙事(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的连贯性,即国家叙述“自我
存在”的故事体系;其二,自我—他者信任关系的建构,即国家通过社会互动与其
他国家或国际社会形成彼此承认的良性关系,表现为基本的信任关系和稳定的“主
体间性”安全观念结构。
③
1. 国家的自传式叙事
国家的自传式叙事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中具有主体性、自组织性的知识和观念体
系。自传式叙事源自日常的话语、对话和修辞,用于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断裂和
歧义整合为连贯的故事整体,从而呈现我们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并赋予行为体行动
① 唐世平:《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董杰旻、朱鸣译,中信出版集团 2017 年版,第
160 页。
② Paul Tillich, The Courage to B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37-
38.
③ 王缅、范红:《国家身份建构:文化外交的基本理论命题》,《社会科学战线》2019 年
第 9 期,第 274-275 页;Pan Guangyi and Alexander Korolev, “The Struggle for Certainty: Ontological
Security,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and Australia-China Tensions after COVID-19,”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26, No. 1, 2021, p. 120。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