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40
身份认同与社会性存在:中国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
在西方的语境中,安全是一个具有外部指向性的概念(群体间性),即威胁与不安
全总是来源于领土之外的其他实体,并且一国的安全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密不
可分。 然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群体内稳固的国家身份尚未形成,核心
①
安全关切往往是针对内部事务,尤其注重防止外部势力通过内部分裂带来的国家安
②
全威胁。 不仅如此,大量有关第三世界国家族群战争的研究发现,恐惧、荣誉、
仇恨和愤怒之类的集体情绪/情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切实影响人们对群己关系的
界定,影响威胁感知和安全信息收集与解读方式,左右人们对于族群历史的认知与
理解,从而对“群体间—群体内”的身份塑造产生影响,成为群体内冲突“外溢”
为群体间国家战争的重要因素。 遗憾的是,建构主义在理解国家身份形成的过程
③
中,仍然奉行理性主义的基本假设,未能充分认识到国家陷入代价高昂、风险巨大
且全无必要的冲突中并非都是非理性的结果,而是在各种集体情绪/情感强烈驱动
下诱发的多重身份博弈与竞争所致。
④
综上所述,伴随着安全理论数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和全球化时代对国家安全造成
的新挑战,整合结构性约束和行动者的能动性,充分理解政治精英在“群体间—群
体内”政治动员过程的机制性作用,并把物质生存、身份形成和群体情绪/情感等诸
多因素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已经成为国际安全理论研究的新需求。就此而论,
21 世纪以来方兴未艾的本体安全理论,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处于“晚期现代性”和
全球化下的国家安全提供独特的理论视角。
①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g Grove: Waveland Press, 2010, pp.
102-104.
② Mohammed Ayoob, “Security in the Third World: The Worm about to Turn?”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0, No. 1, 1983, pp. 43-47; Amitav Acharya, “The Periphery as the Core: The Third World
and Security Studies,” in Keith Krause and Michael C. Williams, eds., Critical Security Studies:
Concepts and Cas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pp. 301-302; Laurie Nathan,
“Domestic Instability and Security Communi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2,
No. 2, 2006, p. 280.
③ Mohammed Ayoob, “The Security Problematic of the Third World,” World Politics, Vol. 43,
No. 2, 1991, p. 263; Neta C. Crawford, “The Passion of World Politics: Propositions on Emotion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4, No. 4, 2000, pp. 134-140; 唐世平:《族群
战争的爆发:一个广义理论》,李思缇译,《国际安全研究》2018 年第 4 期。
④ Alexandria J. Innes, “Everyday Ontological Security: Emotion and Migration in British Soap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Vol. 11, No. 4, 2017, p. 384.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