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5期
P. 86

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论析


            器,也包括网络武器、电子战武器等应用于无形空间的作战手段。   以前接触式、
                                                                         ①
            依靠兵器杀伤来争夺领土的作战形式,演变为非接触式、利用信息技术在多维空间
            作战的模式。因此,美国的拒止性威慑战略在力量层面更多依赖各类导弹系统和信

            息作战系统,美国开展防御行动的前沿地域也进一步扩展,从冷战时期注重本土防
            御转向在威胁源当面进行前置防御,但并未触及惩罚性威慑力量所瞄准的“大后方”。
                 二是威胁行动的实时性。通过拒止来进行威慑,不是像惩罚性威慑那样威胁在

            行动后对打破现状行动进行报复,而是威胁将在接近实时的情况下直接阻止、降级
            抑或拖延进攻行动,因此更强调精准打击和毁伤能力。为了达成在战场上迟滞对手
            的目标,威慑方需要有比惩罚性威慑更快的反应能力或更强的防御能力。威慑方在
            向被威慑方展示这些能力后,被威慑方会对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阻碍与升级选项做出

            评估,并有可能放弃行动。而在威慑方拥有可用的核选项的情况下,拒止性威慑将
            更为可信。
                 三是威慑过程中的受挑战性。拒止性威慑所依赖的更多是常规武器,而在常

            规战争爆发前,向被威慑方可信地传达打赢冲突的能力对威慑方而言尤其具有挑
            战性,因为对手可能也希望通过尽快加强自身军事技术能力来击败威慑方的军队。
            上述情况确实给拒止性威慑的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在当前的体系战争时代,
            两个强国围绕单项技术或单个武器的竞争并不足以撼动威慑的稳定性。被威慑方

            的新技术组合及其推动的新型作战理念才是威慑方更需要注意的,而受限于技术
            成熟度,其转化成对拒止性威慑有效性的威胁还需时日,且威慑方也会追求达成
            技术上的平衡。因此,拒止性威慑过程中的受挑战性并不必然对其有效性带来根

            本性影响。
               (二)拒止性威慑与惩罚性威慑的关系辨析
                 关于拒止性威慑与惩罚性威慑的区别,除了上文提到的在实现威慑的方式和威
            慑力量上存在差异,二者在实践效果、升级问题、所受限制上也都有所不同。

                 首先,在两种威慑模式的实践效果方面,大部分案例研究都认同拒止性威慑比
            惩罚性威慑更有效。保罗·胡思(Paul Huth)通过分析 1885 年到 1984 年的 58 个



                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从威慑力量角度区分拒止性威慑与惩罚性威慑,二者的界限存在
            一定的模糊性,尤其表现在战术型核武器问题上。斯奈德认为,如果威慑方威胁使用作为拒止手
            段的战术型核武器,那么冲突大概率会升级为全面核战争,这又演变为一种惩罚性威慑。但实际
            上,动用任何核武器的战争,都已经超越了战略层面的最高威胁。参见陈曦:《美俄战术核武器
            困境生成原因》,《战略决策研究》2021 年第 1 期。

            · 84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