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5期
P. 89

2022 年第 5 期


                   二是威胁对等反击,甚至威胁在战争迫近的情况下抢先行动,以使被威慑方产
               生无法实现最终目标的担忧,进而放弃行动。这种手段更多强调的是利用有优势的
               常规作战能力来实现拒止性威慑,这是由拒止性威慑运用力量的广泛性和威慑过程

               中的受挑战性决定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拒止能力单靠威慑方一己之力
               是很难保持的。因此,有共同威慑目标的盟友和伙伴国会成为威慑方的重要合作对
               象。鉴于拒止性威慑的实时性和受挑战性,威慑方需特别防范的是对手的突然袭击。

               被威慑方会被突袭所创造的可能性所吸引,这种举措将使它们能够向威慑方展示实
               力,从而获得收益。   但在信息化战争中,随着新兴技术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持
                                 ①
               续扩散和使用,阻止被威慑方发动突袭的可能性会极大地升高。   拒止性威慑将更
                                                                         ②
               多借助这类武器来提升可信度。而如果威慑方拥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

               对手又不断挑衅威慑方先前的承诺,威慑方也可能会释放一些信号以威胁抢先一步
               行动,以此达到威慑效果。
                   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在组成要素和力量体系上都体现了上述两种方式。无

               论是专家学者的构想,还是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实践,都高度重视攻防手段的
               有机结合,强调体系能力和联合作战的重要性。下文分析 2017 年以来美国对华拒
               止性威慑战略的构想与实践,梳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对中国的影响。

                         二  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的构想与实践


                  “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后,美国战略界的学者就开始讨论对华实施惩罚或拒

               止性威慑的可行性。基于拒止性威慑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优势,诸多观点目前更
               倾向于将拒止手段列为对华威慑的优先事项。这些建议大多偏离了以防御为主的拒
               止性威慑模式,鼓励美国和盟友发展从被动防御到攻防一体的全面拒止能力。
                  (一)美国战略与安全研究界关于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的建议

                   美国支持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的专家学者认为,拒止强调了分散的、有弹性的
               区域军事力量的价值。奥巴马政府时期,支持对华拒止性威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海
               军战争学院的安德鲁·埃里克森(Andrew S. Erickson)。他认为,面对未来中国对



                  ①  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权力与冲突的根源》,何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8 页。
                  ②  约翰·米尔斯海默:《常规威慑论》,阙天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224 页。

                                                                                     · 87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